物理科学探疑-网友天空-系统观点—夏烆光 
wytk-1.gif (489 字节)

致读者的信

作者email变更为xgxia2007@sina.com

广义时空相对论的基本要点

夏烆光  2003.4.21 源文件

本文概要地介绍了《广义时空相对论》基本要点。——在这些要点当中,最主要的是:“接触作用原则”与“客观性原理”。与“接触作用原则”相比较,牛顿力学乃是建立在“超距作用原则”的基础上。而超距作用原则本身,只有在信号传递速度为无穷大的情况下才能够实现。然而在客观上,相互作用传播速度的极限等于真空中的光速。考虑了接触作用原则和光速传播的有限性两个前提之后,便不难看出: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不可避免地产生了“逻辑谬误”和“概念错误”。纠正了这些弊端,在“客观性原理”的基础上,我们建立了《广义时空相对论》。随后,一系列的讨论足以证明: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只不过是《广义时空相对论》在特定条件下的近似结果。

广义时空相对论概述——爱因斯坦相对论探疑

夏烆光 2003.4.21 源文件

这里简要地指出广义时空相对论的基本要点。并着重地指出:相互作用必须遵从一个基本原则——“接触作用原则”。在这个原则下,只要考虑到相互作用传播速度的极限等于真空中的光速,则牛顿力学的研究方法、物理概念、物理原理等,就只有在牛顿力学中才是有效的。因为,这种研究方法、物理概念、和物理原理等,都是建立在“超距作用原则”的基础上。“超距作用原则”与有限速度下的“接触作用原则”,是根本对立的。而相对论问题的前提只能是,有限速度下的接触作用原则。——正是因为爱因斯坦忽略了这一点,使他的相对论走向逻辑谬误和概念错误。

狭义相对性原理的局限性

夏烆光  2003.5.4 源文件

这里系统地分析了惯性坐标系、相对速度、伽利略相对性原理等牛顿力学概念,都是建立在相互作用传播速度为“为无穷大”这一“超距作用原则”的基础上。因此,这些概念只有在牛顿力学中,才是有效的。为了摆脱绝对同时性的时间观念,必须在物理学中引入“绝对速度”的概念。纠正了爱因斯坦相对论的逻辑谬误和概念错误,建立了《广义时空相对论》。这里通过对光速传统测量方法的分析而证明:传统光速测量方法本身,并没有摆脱绝对同时性的时间观念,因而,所得出的测量结果乃是光的“绝对速度”。所谓的光速不变原理,仅仅是光的“绝对速度”不变,并非是它的“相对速度”不变。

对洛伦兹变换的剖析与批判

夏烆光  2003.5.4 源文件

这里通过对经典的洛伦兹变换过程的分析而指出,洛伦兹变换公式是建立在:“研究参考系统K’的坐标原点在K内的运动。这时,x’= 0”的前提条件下,即导出“洛伦兹变换公式”的前提条件是:x’= 0,y’= 0,z’= 0。考虑到这个前提条件之后,洛伦兹变换公式的最终结果只有一个,即:xiahenggaung-1.gif (1024 字节)。通过系统地分析证明,这个变换结果是来自于按照“辩证逻辑”进行综合所形成的“客观性原理”,而并非是来自于按照“光速不变原理”以及“狭义相对性原理”,并通过“形式逻辑”所证明的“间隔相等”。同时,这里引入了“虚拟速度”和“虚拟空间”的概念。——这些概念的形成,与现代物理学把“抽象空间关系的几何学”——包括“欧几里德几何学”与“罗巴切夫斯基几何学”等,直接地应用于现实的物理问题有关。这一点,为“广义时空几何学原理”的提出,奠定了基础。

广义时空相对论力学

夏烆光  2003.5.4 源文件

这里根据广义时空相对论所得出的速度变换公式以及时间变换公式,在力学中,导出了广义时空相对论“质—能关系式”:xiahenggaung-2.gif (1022 字节)。并证明,当物体运动的绝对速度远远小于光的绝对速度(υ<<c)时,从广义时空相对论的“变换公式”以及“质—能关系式”可以过度到爱因斯坦的“质—能关系式”。——这正是爱因斯坦相对论的“合理内核”。同时,这里还在特定的前提下,导出了物质“总能量”同“静止能量”与“运动能量”的联系,从而证明,爱因斯坦相对论和牛顿力学一样,都是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物质的运动规律。

光子相对静止质量的计算公式

夏烆光  2003.5.4 源文件

根据所得出的广义时空相对论的“质——能关系式”,通过简单的推导,给出了一个站在与光子保持相对静止的“运动坐标系”上,计算光子“相对静止质量”的计算公式。并利用这个公式举例地计算了可见光——黄色光——的静止质量,从得出的结果上来看,光子的相对静止质量,只有电子静止质量的百万分之一。光子具有相对静止质量的观点,利用中微子具有内部结构的实验证据,可以获得一个基本的实验证据。

恒星系光谱红向移动的真正原因

夏烆光  2003.5.4 源文件

为了进一步地证实光子具有不等于零的相对静止质量,这里用广义时空相对论所给出的理论结果,并利用牛顿力学和开普勒定律,讨论了光线通过太阳引力场时的偏转角,所得结果与天文观测完全一致。从而证明了光子具有内部结构。这里同时给出了这种内部结构的模型——中心是一个大约占据总质量71%的静止质量——作为“内核”,在外围有限的空间范围上分布着大约占总质量29%的电磁质量。基于这一理论结果,利用光子的“老化模型”解释了哈勃所发现的“恒星系光谱的红移现象”,从而否认了“大爆炸模型”的宇宙生成论。

引力理论的数学基础

夏烆光  2003.5.4 源文件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我们如何才能把“微分几何学”应用到引力理论的讨论中。并指出:这里的关键是,把微分几何中“不变弧长”的概念,引入广义时空相对论的物理内容,使弧长的概念变成了“绝对速度与运动坐标系上时间坐标的乘积”,并把微分几何中的“相伴三面形”赋予了带撇的“运动坐标系”的概念。这些讨论,为广义时空相对论在引力场中的应用打下了数学基础。同时,这里从理论上给出了微观粒子在自由空间中运动的特征。

均匀引力场中物质的运动方程

夏烆光  2003.5.4 源文件

以改造后的微分几何理论作为数学基础,通过对“二阶微分邻域”的讨论,给出了在均匀的引力场中物质运动的微分方程。并且证明,在均匀的引力场中,微观粒子的运动轨迹是一条前进中的“螺旋线”,从而给出了微观粒子的“波动性”与“粒子性”的统一解释。这一解释,从根本上阐明了微观粒子“波—粒二象性”的物理本质。

非均匀引力场中物质的运动方程

夏烆光  2003.5.4 源文件

这里是在上述讨论的基础上,研究了三阶微分邻域的不变式,从而给出了在非均匀的引力场中物质运动的微分方程。通过对该式的分析表明:光线在广袤的星际空间中传播时,它的路径是一条空间上螺旋前进的波浪线。——这是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无法证明的理论结果。所以说,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并非是唯一正确的关于引力的理论。此处留下了一个疑点:在该运动方程中,存在着一个未知的常数,目前我们还不明白它的物理意义。或许,这个常数与爱因斯坦所假设的“宇宙常数”有关。

广义时空相对论在地球引力场中的应用1        夏烆光      2003.6.28   源文件

本文是把广义时空相对论的基本观点和理论结果,应用到地球引力场中。也就是说,把广义时空相对论应用到:引力场是处处均匀的,并且可以用重力加速度常数g与时间t的乘积来表示自由落体运动的相对速度V等基本前提下。经过一定的数学推导,可以清楚地看出:物质在引力场中的运动规律与光线在引力场中的弯曲传播之间,并没有直接地因果联系;以及,爱因斯坦的等价原理是有“时空范围”限制的。因此说,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并非是唯一正确的关于引力的理论。

对数学物理体系传统观念的剖析与批判     夏烆光      2003.6.29   源文件

本文首先指出:在接触作用原则的基础上,当信号传递速度有限(等于真空中的光速)时,所谓的“同时性”观念,只能作为一种“纯粹的理性思维”,而不能作为构筑真理的基础。而惯性坐标系统,相对速度,光速不变原理,伽利略相对性原理等,都是建立在这种“纯粹的理性思维”的基础上,因此,一方面,以这些物理概念和物理观念为基础,所建立的牛顿力学和相对论(无论是狭义的还是广义的),都没有摆脱绝对同时性的时间观念;另一方面,把“空间”赋予具体几何性质(平坦,或弯曲)的观念,在逻辑学中,更是一种把“普遍”沦为“特殊”的认识错误。这种认识就相当于把“水果”说成“是酸的”,或者“是甜的”;把“人”说成“是白色的”,或者“是黄色的”一样,都是用具体事物的“特殊性”去代替一般事物的“普遍性”。其实,空间本身并没有几何性质,一切几何性质都是具体事物的特殊性。而所谓空间的几何性质,仅仅是“几何公理”本身成立的前提条件。事实上,任何“几何公理”同其他“客观真理”一样,都是有条件的,因而是“相对真理”。以这种基本观点为基础,本文系统地剖析了传统数学物理观念中所存在的各种错误。指出了现有的几何理论运用到物体运动规律的研究时,所带来的不可避免的局限性。

广义时空几何学原理[1]    夏烆光      2003.7.12   源文件

这里介绍的是一种全新的几何理论。可以说,这种几何理论为“广义时空相对论”提供了有力的数学依据。或者更确切地说,广义时空相对论为这种几何学提供了可靠的物理基础。通过广义时空相对论的物理实践证明,这一几何原理不仅可以解决现代物理学中各种已知的时空问题,而且可以用于解决现有理论无法解决的时空问题。特别是,这里所证明的“存在着一种没有因果规律的时空”的结论,确实是有些骇人听闻!!但这是逻辑推理的必然结果。——当然,这个结论必须建立在:所有以光速运动的物质将构成一个“统一的、连续的、不可分割的整体”这一前提下。可以预见,这一几何理论对现代数学、现代物理学以及现代哲学的研究与发展,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狭义时空与爱因斯坦相对论的联系     夏烆光      2003.7.12   源文件

注意到接触作用原则和相互作用传播速度的有限性,本文指出:在物理学中,人们首先面临的是:把“几何学”作为“物理学”的工具的可能性问题。正如所知,几何学本身是人们对于现存空间关系的一种抽象,是绝对瞬时性的空间关系的一种数学表示。那么,这种瞬时性的几何抽象能否无条件地、绝对正确地表象客观事物在运动过程中所形成的空间关系和运动规律,即物理学的运动规律呢?或者说,在物理学中,利用相对速度乘以时间(V·t)得到的“运动距离”能否用抽象的几何线段来无条件地、精确地加以表示呢?本文的回答:这是根本不可能的!!因为,在现行的几何学中,无论是欧几里德几何、还是罗巴切夫斯基几何、亦或是黎曼几何,它们使用的几何线段——抽象的空间关系——都是建立在绝对瞬时性的时间观念之上,在所形成的几何线段两个“端点”之间,都具有“绝对瞬时性”。因此,这种意义上的空间乃是“惯性空间”,或者说是“欧几里德空间”。从时空的属性上来区分,我们不妨把这种时空叫做“狭义时空”。这里,我们讨论了“狭义时空”上成立的相对论,并把它叫做“狭义时空相对论”。通过整个讨论可以看出,《狭义时空相对论》与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之间,在本质上是完全相同的。而《狭义时空相对论》只能建立在物体运动的“绝对速度”介于光速和无穷大之间(c<υ<∞)的前提下才能成立。事实上,这是根本不可能的。所以说,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也是根本不正确的。

欲识庐山真面目,只有身在此山中——广义时空相对论浅释     夏烆光    2003.7.20  源文件

内容提要:应某些读者的要求,本文借助于宋朝大文豪苏东坡的《题西林壁》诗,深入浅出地诠释了《广义时空相对论》的基本观点。但是,注意到这首诗本身在物理内涵上的不确切,所以,本文作者把它的后两句各改一字,并反其义而用之。

DNA为什么是双螺旋结构     夏烆光    2003.7.20  源文件

内容提要:本文从力学的角度出发阐明:蛋白质分子为什么是螺旋式的结构?DNA为什么是双螺旋结构?核苷酸分子为什么只能有四种类型?以及它们的自我复制功能为什么是唯一的?反过来,从蛋白质分子和DNA分子的螺旋状结构中证明,微观粒子存在着螺旋式前进的运动规律。进而,证明广义时空相对论所给出的理论结果本身的正确性。

对于时空理论的剖析与释疑    夏烆光     2004.10.29

内容提要:本文从相互作用(包括物理量的确定)必须通过某种接触、以及物质运动的传播速度总是有限的这两个基本的物理事实出发:首先分析了牛顿力学的局限性;然后指出了相对论问题的确切含义。在此基础上,根据客观性原理,提出了相对论问题的最新诠释,即广义时空相对论。随后,又指出了光速不变原理的物理本质;并剖析了爱因斯坦相对论的概念错误与逻辑谬误。

基本粒子的微观结构新说  夏烆光     2005.01.02

内容提要:本文从一个简单的计算结果出发,证明了物质的能量与其总质量的比例关系。进而指出:没有离开物资而单独存在的能量,也没有离开能量而单独存在的质量。质量是能量的唯一载体,能量是质量运动的表现形式,它们是物质及其运动所体现的两种最基本的属性。以此为基础,重新启用了“以太”的概念,给出了“以太微粒”这一新的物理模型,从而比较清晰地解释了引力的物理本质,进而证明:“基本粒子也是可分的”这一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该文为世纪大讨论050101mpc001附件)

漩涡星系的中心不是黑洞     夏烆光   分类编号:050116muc001

内容提要:基于接触作用原则,本文指出:在引力传播速度有限性的前提下,必然产生引力作用的滞后效应。正是这一效应造成巨大的恒星系都将表现出旋涡式的运动状态,其情形同台风绕自己的低压中心旋转相似。随后,根据广义时空相对论的理论结果,对这种旋涡运动的形成机制进行了简短地分析,从而对某些黑洞的存在提出了质疑。

论11维时空的物理本质  夏烆光   2007-8-26

【内容提要】:本文从数学和哲学意义上阐述了时空概念,并介绍了牛顿力学的绝对时空与广义时空相对论的相对时空及其坐标变换。同时指出,量子力学与牛顿力学的时空观念都是建立在“相互作用传播速度为无穷大、同时性是绝对的”前提假设之上,因而都属于抽象时空(即数学时空)。在抽象时空中,虚数时空坐标代表着时空反演;在相对论中,时空坐标与观测者的所在位置有关,因而虚数时空坐标没有现实意义。这样一来,统一描述微观与宏观世界的物理规律时必须使用11维时空的数学模型,其中包括8维绝对时空坐标(4维实数加上4维虚数)与3维相对时空坐标。随后,分别讨论了虚数空间、波粒二象性、德布罗意波、以及薛定谔波动方程的物理本质。

Analysis and Criticism to Lorentz’s Transform     2003.7.19   source file
Author: Xia Xingguang

[Abstract:]This article pointed out emphatically that the formula for Lorentz’s  transform is not the final result due to the neglecting of prerequisite for exis ting of the formula itself。What is left finally is the formula of Transform only  for time,after taking this prerequisite into account. Meanwhile, the author put  his finger on that the presupposition of Lorentz’s transform, i.e. the same int erval is a direct conclusion from objectivity principle based on dialectics, inst ead of the mathematical tistimony on format logic. The tistimony of Einstein is o nly a simple logical repetition.

GENERALIZED SPACE-TIME RELATIVITY AND APPLICATION             2003.7.19   source file
Author: Xia Xingguang

[Abstract:]    First, according to academic result of generalized space-time relativity, get the relevant formula of mass-energy. And then, use this formula to set up the calculate formula for the quiescent mass of photon, and give an example for calculation for the quiescent mass of the yellow photon. After that, bases on this mass formula, discuss the deflexion angle of beam when it get through the gravitation field of sun, have get the result same as chronometer observation. Thereby approved the photon has interior structure. Then, analyzed reason of inflation of μmeson’s moving life which is from the experiment evidence of some relations between microcosmic particle’s life and his energy. At last, bases on the inner structure mode of photon, explained the real reason of the read shift of spectrum in fixed star system, accordingly to deny the big-bang cosmology.

Generalized space-time relativity                  2003.7.19    source file
Author: Xia Xingguang

[Abstract:]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contact action principle” firstly. According to this principle and the finite speed of light, briefly describes the logic falsehood and conceptive errors in Einstein’s theory, and the basal viewpoints of the Generalized space-time relativity, and then points out that, by applying this theory, not only can Einstein’s theory be achieved, but also the scientific finding that cannot be educed from Einstein’s theory can be obtained. Here we show: the different formula of mass-energy with Einstein theory; the calculation formula of photon’s quiescence mass; validated that the photon has the interior structure; explained the “red shift phenomena of fixed star’s spectrum” by using “photon’s aging model”, thereby negated the cosmology of “big-bang model”. Besides the mention, in the book of the Generalized space-time relativity, we also discussed the differential equation of matter’s movement in the gravitation filed, uncovered the physics essence of “wave- particle duality”. Etc.

Summary of Generalized Space-Time Relativity----Explore about Einstein’s Relativity       2003.7.19  source file
Author: Xia Xingguang

[Abstract:]This article briefly describes the logic and conceptive errors in Einstein’s relativity and the basic viewpoints of the Generalized Space-Time Relativity. And points out that Generalized Space-Time Relativity is a new space-time theory, which is established on the basis of the dialectical materialist point of view on space and time. Starting from this theory, not only some theoretical results of Einstein’s two relativities can be generated under given conditions, but also some academic achievements have been obtained in the known branches of learning.

wytk-1.gif (489 字节)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力,未经授权使用将追究法律责任 版权说明  © Copyright  Authors
物理科学探疑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