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科学探疑-网友天空-系统观点-王海滨
简 介
关于实现人工智能(即仿人机器人)人类已经讨论了几十年,但许多关键性问题仍未得到解决,它们即有技术上的也有哲学上的。
该文改变了旧的设计理念,不是一味地从对程序的设计上来改进或追求计算机的高智能,而是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除保留了少数必要的辅助程序外,其他技能性及知识性的东西皆从学习中得来。通过其记忆的积累及自身逻辑的形成,而逐步显露出智能来。而且该文还说明了什么是自由意志,揭示了其奥秘。另外对精神的实质及其他相关的问题也作了讨论。
简介:文章由两部分构成(且各自独立为章)
第一部分“从图灵检验看人工智能”,主要从技术层面论述了实现人工智能的可能,并分别从“硬件结构”;“软件的构成与设计”两个方面分别加以说明(重点说明了在软件方面必备的四大类程序),文章的最后则阐述了我们的机器人是如何通过图灵检验的,从而证明了它的确是智能的。
第二部分“精神·自我与人工智能”,主要是从理论上证明为什么实现人工智能是可行的,以及如何使它具有自由意志,并讨论了有关精神与自我等问题,是该学说在理论上的一次大检阅。
人工智能概论㈠--从图灵检验看人工智能
王海滨 源文件 2004年9月7日
摘要:从图灵检验的角度来审视人工智能,首先提出了逻辑的概念,认为机器人也是有逻辑的。并将人的所有思维活动都归结为逻辑过程,之后分别从物理层与逻辑层来说明逻辑形成的过程,并且这些过程实际上也是可以通过人为手段在机器人中来实现的。最后概述了条反系统与意识的关系并提出了博弈的概念。博弈不仅是人类实现自由的方式,而且还是我们有别于机器人的最主要特征,同时它也是使机器人能够通过图灵检验的关键。
人工智能概论㈡——精神·自我与人工智能 王海滨 源文件 2004年9月7日
摘要:就人工智能所涉及到的几个问题进行讨论,为了说明自由意志的存在及与决定论的关系,我们首先提出了一个悖论性假设,之后又结合人自身说明了反馈与自观察系统存在的意义。通过对硬件与软件的关系及对“同一个人”的问题的研究,阐述了精神的实质,并重新加以定义。说明了思想与自由意志的形成过程及影响智力的因素,此外还对有关“自指”及“歌德尔定理”等问题作了深入讨论。
(联系地址:吉林省桦甸市启新街沿江路86-16号院内)
王海滨 收
(电子邮箱:hbwang-11@163.com 电话:0432-7738249)
(编者按:如下是上两篇文章近10年后的修改稿件,网页文稿虽然可以自由浏览,但书稿的格式已经发生改变。可下载源文件 2013-11-5)
从自由意志到人工智能 王海滨 2013-11-5
导语 目录
人工智能概论(一)——精神·自我与人工智能 王海滨 2013-11-5
摘要:开篇即探讨了精神的本质,通过对“星际旅行”和“失忆”等情况下精神的存续与否的讨论,得出了“同一个人”的两个要素。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精神不灭论”等问题,也提及了机器是否会有精神、发展人工智能是否存在伦理问题等。后面则是关于建立人工智能系统的可行性研究,以及目前人工智能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
人工智能概论(二)——图灵检验与人工智能 王海滨 2013-11-5
摘要:图灵检验作为判别一台机器是否具有思维的一个标准,因相关文献的广泛提及而被熟知。我们这里就试图从构建一台能够通过图灵检验的机器做起,看看它相对于图灵检验的要求倒底还欠缺些什么,以及如何构建这个系统。——那么它最终能够顺利通过图灵检验吗?
决定论与自由意志(一)—— 决定论与物质的“第三种态” 王海滨 2013-11-5
摘要:“拉普拉斯预言机”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将导致确定性的丧失,这表明“可预测性”与“唯一确定”并不是决定论的两个必要条件;罗素集合与量子论中“幽灵”状态则预示了“第三种态”的存在,那么在决定论中是否也存在类似的“第三种态”呢?——也许我们真的需要再一次“量子论”式的革命,物质的“第三种态”的提出,正是基于量子论而得到的启发。
决定论与自由意志(二)——意识与自由意志 王海滨 2013-11-5
摘要:人们关注意识与自由意志问题由来已久,它们是否其实存在,其核心的东西是什么?以及,二者与反馈之间具有怎样密切的关联?我们花费如此多的时间和经历试图去诠释意识,却没有能够真正认识意识,岂不知意识的原理是如此简单而质朴的。
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力,未经授权使用将追究法律责任
版权说明 © Copyright Authors
物理科学探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