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科学探疑-网友天空-原子原子核-原子核的组成形式
原子核的组成形式
袁 辰辉
y_ch_h123@hotmail.com
到现在人们对原子核的认识已比较清楚,它是由质子和中子(氢核只有中子)组成。单它的结合形式却众说纷纭。其中液滴结构比较广泛,多认为质子和中子混合在一起组成原子核。
我所想说的是我认为核子的结合形式,总结我的观点有三点:1)质子和质子不可能直接结合,它们必须通过中子来结合。也就是说不可能有H22(两个质子没有中子的氦核)的原子核。2)质子只能在原子核的表面,不可以在其内部。3)轻核(质量数比较小)组成是有固定的结构的,它们之间的相对位置是相对固定的,结构不便。
以上三条是我的假设,具体解释如下:1)质子和质子不可能单独结合成原子核,它们必须通过中子来结合。也就是说质子和质子之间交换介子(Π)的力不足以克服其电荷力,或者说质子和质子之间不可以交换介子。2)质子只能在原子核的表面,不可以在原子核的内部。假设有一质子在其内部,那它所带的电荷(正Π)受到的电荷力将破使起向反向传递,最终将被传到表面(类似金属带电)。所以说质子不可以在核的内部。在原子核的内部中子和中子之间以传递Π介子来传递核力。3)轻核组成是有固定的结构的,它们之间的相对位置是相对固定的,结构不便。因为轻核的核子数目少,每一个核子都有部分露在表面。它们共同分享总的电荷数,但因为受其形状的影响,电荷在每一个核子上出现的次数不同(概率),原子核表现为电性不均(如果成立,这有可能会影响核外的电子云的排布,也就是原子的键角)。如果核上的电量太多,将发生放射性(正e)。太少,有的中子长期露在外面得不到电荷,将发生(e)放射。其平均电量一般在1/3~2/3之间。
总结以上结论,在重核区质子数和核半径的平方呈正比;而质量数和核半径的三次方呈正比,这样下去,中子数随质子数的增加而大量增加,使得中子和质子的比例越来越大。在重核内部结构比较单一,核子之间的作用力一般相同。它们之间可以滑动(一般没有受到外力时相对稳定),当原子核的带电量比较大时;它将排布其形状,使其处于不稳定方向发展;并有可能放出小原子核或核子团。
以上就是我对核子结构的认识。当然,他不一定对。但我把它说出来给大家听只是想发表以下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共大家考虑。希望大家讨论。因为没有足够的资料,所以将不发表近似计算部分。
------y_ch_h
y_ch_h123@hotmail.com
2002/8/9
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力,未经授权使用将追究法律责任 版权说明 © Copyright Authors
物理科学探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