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科学探疑-网友天空-宇宙观念-零和状态的宇宙
零和状态的宇宙
朱寿洪
物理,物理, 物的道理,这是我的老师给我的字面解释。 随着对物理的喜好,我发现物理就是哲学的数学表达形式,用数学的逻辑推导,计算,给出的“因”而预测得出的“果”。本文的出发点是将整个宇宙看成一个整体来研究, 从整个宇宙思考,利用整体思想的一些结论来计算宇宙各粒子的能量(质量)大小情况。虽然本文的观点基本都来自现有物理学知识, 但都有所超越。本文对物理学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思考方法。
物理中我们给每一事物一个名称,为了计算又给每一名称赋予一个单位。 我们会发现所有的单位中,只有6个基本单位,其余的单位都是这6个基本单位组合而成,他们是:代表物质的-----“质量的单位—千克,电量的单位--库仑”;代表空间的“长度单位---米,空间方位的角度单位—度”;代表运动的----- “时间单位---秒,温度单位---摄氏度”;。 所以说我们真正研究的对象只有《空间,物质,运动》
1:运动产生一切。
2:任何事物都不可以单独产生、或消失,当一种事物产生或消失时必定产生或消失一种与之等量的相反状态的事物,以维持该系统的原有状态。
用数学形式表达方式就是:
P=P+(A)+(-A)=P+(A-B)+(-A+B)=P+(A+B—B)+A=1/2P+(A)+1/2P+(-A)=1/3P+(A)+1/3P+(-A)+1/3P, ;;;;;;; 。
每一事物的相反状态就是该事物的负的形态, 具有相反状态的二事物相遇时回发生“湮灭”即物理的物理特性(所表现的物理状态)消失,
在众多的各种守恒定律中,都将遵从它,如“动量守恒定律”“电荷数守恒定律”,
能量守恒定律的解释:由于在物质层次的运动变化中没有发生能量增减, 故而能量守恒定律成立, 假如能量在运动变化中发生了增减, 那么, 根据观点2可知, 能量的相反状态的事物也将发生增减变化。 能量的相反状态事物我称之为“负能量”, 如果能量在物质运动变化中不守恒, 那么就会有“负能量”的出现, 在物质层次运动变化中没有“负能量”的变化, 故而能量总是守恒的。 但在宇宙层次中, 能量是不守恒的, 但在宇宙层次中依然遵从观点2
这个观点还表达了现有各种定律无法表达的东西,它包涵了现有的所有守恒定律,同时又指导着研究各种守恒定律,如果我们发现某一守恒定律失恒时,那就必定在更高的一个层次找到另一种守恒,如“能量守恒”至今我们没有发现“能量守恒定律”被破坏,如果一天我们能量不守恒时,我们就会同时发现,还有一种“永恒不变”东西也随着“能量守恒定律”的破坏而破坏。而“宇称守恒”定律的破坏,将使我们去寻找更高层次的守恒,也为我们进一步更深层次的研究宇宙,现有的所有各守恒定律都必须遵守它,不得违背这个定律。
3:宇宙的状态总量为零。即:《“零和”宇宙。》
这个观点的前提是,宇宙从“无”中而生。因为如果我们的宇宙是从“无”中产生,不论我们的宇宙变化成什么样,根据第二观点,产生一种新事物的同时就应该产生一种与之等量的相反状态的事物,如果宇宙过去是零,那么现在也将是零,未来也将是零。 也就是说宇宙中每一事物都有他的等量相反状态。宇宙的状态总量的和为“零”。用数学表达为:
0=A+(-A)=,,,,,,,,,=0。
4:(“宇宙中”)空间和物质互为相反状态。且空间的长度S和物质M正比。即M+RS=0
R=-C2G-1是个常数。
空间和物质是宇宙中最高等级的一对相反状态。他们分别代表着“正能量”和“负能量”。
这是我的一个假设,因为,在我们的宇宙中,除了空间和物质,找不到它们的相反状态,别的都可以找到,如电荷中的正负电荷,磁场中的南北两极,等等,我不知道有没有负的空间和负的物质,所以我就把空间和物质看成是一对相反事物,
从3和4 观点我们可以发现宇宙是一个什么样的宇宙,我得出空间S和物质M的关系式:M+(-SC2G-1)=0, M就是宇宙中所有物质的质量的总和,S我称之为宇宙空间的长度,也就是(“空间的长度”)。C为光速,G为万有引力常数,从这个公式可以发现:
1)宇宙中的物质和空间不是永恒的,空间和物质是相对的,当物质守恒定律遭到破坏时,,空间也就不是永恒的,反过来说当空间守恒被破坏时,物质也就不守恒了,当空间为零时,宇宙中的物质也就为零。
物质和空间是同时产生的,而且空间的 “长度”长短与物质的多少成正比的,这就没有奇点这一说了。当空间为零时物质(能量)也不存在。
2)空间的膨胀产生了巨大的物质(物质就是能量,能量就是物质),就是我们整个太阳系的物质也不过是空间膨胀了ΔS=M太阳G/C2=7.4米,如果宇宙是以光的速度在膨胀,那么一秒钟就可以产生4千万个太阳的物质,每一个小时就会有一个银河(银河系的物质)诞生。我们如果假设宇宙的空间长度为100亿光年这一数量级,那么我们的宇宙就应该有1.2765697╳1053千克的物质。
5:宇宙中的任何一点都是宇宙的中心点。
也就是说在任何一点测量宇宙空间的长度大小相等,。
空间中应该不存在那一点优于那一点的事,大家都应该相同,那么空间的中心在那里呢?只有存在一种可能,每一点都是中心点,如果在“一维”空间中,宇宙就可以是个圆圈,在“二维”空间中宇宙就可以是个球面,而“三维”空间宇宙应该是个什么样?而为什么会是“三维”而计算空间和物质的时候只用到“一维”的长度,现在的宇宙空间状态和物质的各种物理特性有何关联?都将有待我们思考和解决, 只有在运动中解决了,
6:绝对的静止只存在零维空间之中,任何一维以上的空间在“零维空间”中都是以光速运动。 任何事物在其高一维中都是以光速运动。
由于空间维具方向的取向, 故而我们不能确定观测者在“零维空间”中向那个方向以光速运动, 因而我们认为无论那个方向运动都是对的, 这就产生了一个现象:即观测者是“绝对静止”的, 光我们认为在“零维”中是绝对静止的, 所以在有维度的观测者中就认为光的速度是不变的。
7:空间存在一个恒定的“膨胀力”F,“空间的膨胀力”F是个负的力,F= -C4G-1,该力的数值为所以作用力的最大数值,宇宙中一切力都源于空间膨胀力。
空间膨 胀带走“负能量”, E膨= -FS= -C4G-1S,根据观点2可知空间膨胀带走负能量,物质就应该拥有等量的“正能量”,“正能量”W=Mc2。
E膨+W质=0,
-C-4G-1S+MC2=0,
M=C2G-1S。
F==-1.214х1044牛顿。
根据观点7可得空间膨胀就要带走负的能量E=-C4G-1S,宇宙中就应该产生等量的正能量, 如果假设光子的能量就是物质的正能量,
光子的能量W=hr=hc/λ
令E+W=0, 则C4G-1S=hc/λ。
Sλ=hG/C3,
如果S=λ就会有S2=hG/C3, S
就是现代物理的普郎克空间的尺度, T=S/C=(h G/c3)0.5/C,
就是普朗克时间。
空间如果膨胀了普郎克尺度是可以产生多大的能量?
W=-E=C4G-1(hG/C3)0.5, 计算可得W
的能量是1.5х105焦耳, 很大的一个能量,
显然应该存在比“普朗克空间”更小的空间。
8:假设空间存在一个比普朗克更小的空间S0,
所有的空间尺度都是S0的自然倍数。 则:
S=n S0, λ=mS0, m,,n,均为自然整数。
Sλ=mn S02=h G/C3,
m n=h G/c3S02, mn 是个自然整数。
如果我们知道mn 的值, 利用数学计算n 的可能取值, n的每一取值都将代表一个光粒子的能量(质量), 如果宇宙中所有的粒子的的取值都遵循着n的取值, 那么我们就会发现宇宙中的粒子(光子, 电子, 质子,中子,等等一系列粒子的质量大小分布情况) 由于m,n,hG/c3S02,都是自然整数, 所以粒子的出现是受限制的, 粒子只能出现在n的取值对应的能量上, 也就是相应的质量上, 宇宙中所有粒子是有限的, 物质辐射粒子时辐射的粒子也应该在这些粒子当中, 宇宙中单个粒子的取值不得超出该范围。
S0的大小是多少?S0的大小和什么有关?可以从力方面入手,
9:单个粒子间作用力的大小与作用粒子的质量对应的空间长度S的4次方成正比,距离的2次方成反比,与最小物质粒子(引力子)质量对应的空间长度S0的2次方成反比,这些比值与空间膨胀力的乘积为该单个粒子间的作用力的大小:f=C4G-1S4/S02r2。粒子间 作用力的方向与距离同信使粒子有关,信使粒子传递力的方向,信使粒子的传递的距离就是粒子的能作用距离。
10: 万有引力的作用粒子与信使粒子都是同一种粒子(引力子m0),引力子的能量(质量m0),为宇宙最小能量(质量m0),产生最小能量的空间膨胀为S0。电磁力的作用粒子是电子,电子的质量为Me,信使粒子是光子,强弱作用及其他作用粒子和信使粒子可以计算出来,信使粒子的寿命决定着作用粒子的作用距离。
单个粒子间的作用力
|
![]() |
多个粒子团之间的作用力可以用积分的方法得到。
单个物质粒子万有引力的大小为
单个电子之间的电场力
|
![]() |
以普朗克常数还是很精确。之所以不能用普朗克常数为最小能量, 因为我们不知道宇宙中光子的最小的频率是多少, 以普朗克常数的最小取值为 最小值时就会出现(1次/秒)“人为定量”代替“宇宙定量”,也无法体现一切力源于“空间膨胀力”。
最大的力(膨胀力)与最小的力的比值, 最大的速度(光速)与最小的速度的比值都是mn, 也就是说如果一事物能够被量化该事物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比为“宇宙自然整数”
这是一个纯数字,应该精确到个数,
是个自然整数,这个数是不可能通过试验测量计算得出,
因为我们无法精确测量到这一精度。
只有利用数学的方法结合物理的测量计算找出“宇宙自然整数”。
“宇宙自然整数”将是数学史一个很难确定的数,“宇宙自然整数”有80位,
我们知道有这个“自然整数”但却很难准确知道是那一个数。
这是对未来物理学和数学的一个挑战 。
把mn这个自然整数分解成数个素数的乘积, 而后利用这些素数进行组合可以得到一系列的不同的数, n 每取一种值就代表一个粒子,n的取值不能超过m的值。
这里有一个与现有量子理论有不同的地方,
由于n 的值不能大于m, 因为粒子好比是汽车, nS0就是汽车的宽度, mS0就是汽车能行驶的道路的宽度, m与n成反比关系, 汽车越宽, 道路的宽度到越小, 当汽车的宽度比道路的宽度还大时, 汽车是不可能运动的。这也说明粒子的能量越小粒子的运动空间越大,不确定越大, 粒子的量子特性越强, 粒子的能量越大运动空间的确定性越高, 粒子的“粒子”特性越强, 量子理论只能运用于C4G-1(hG/C3)0.5能量粒子的范围以内。粒子在人工加速器的加速下,粒子的能量会越来越大,速度越来越接近光速, 但是粒子的能量应该不会超过普朗克空间膨胀能量, 如果加速器能不停的加速粒子,粒子将在一个极限值时放出光子或分裂成多个粒子。
其实我们现在发现的最大的粒子静质量并不很大,
同普朗克空间尺度的膨胀产生的能量比还小的很,
现在发现的粒子质量取值似乎只在很小的范围(n的值约在1028以内,同1080相比真的很小)。是因为粒子间的作用力不能超过“空间膨胀力值”,
如果粒子的取值n很大时, 粒子间的作用力就会很大,
粒子间作用力为“空间膨胀力值”的距离就的很大
,
作用粒子的信使粒子的传递距离会很大,
信使粒子的寿命就的很长,核子的体积很大这些都与试验相违背。所以粒子的n的取值不会很大,
也就是粒子的质量不会很大。
知道了“宇宙自然整数”就可以打开宇宙粒子之迷, 也为研究粒子的内部运动提供了方便。
为了便于寻找“宇宙自然整数”我们可以先尽量精确的测定各粒子的质量, 尤其是电子的质量,电子粒子对应的数字n
的取值为:
知道各种粒子的质量, 就可以利用数学来研究“宇宙自然整数”的可能情况。
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力,未经授权使用将追究法律责任 版权说明 © Copyright Authors
物理科学探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