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科学探疑-网友天空-系统观点-张树润-在洛伦兹变换中速度V的意义
在洛伦兹变换中速度V的意义
张树润
爱因斯坦说:宇宙中,“所有物理测量不过是测定空间—时间的符合;出了这些以外,再也没有别的可以观察到了。”测量空间有量杆(一把尺子),测量时间用时计(钟)。爱因斯坦没有用洛伦兹变换,他发现“特殊洛伦兹变换”,就是“如果只变换两个坐标”,采用坐标旋转。洛伦兹变换就是尺子和钟的变换。在洛伦兹变换中一个运动体的运动速度采用瞬时速度V,变速运动也是由瞬时速度V组成的。我们地球上一米m长是多长,一秒S的间隔是多少都有明确的国际规定。我们的这个规定适合于其它以不同速度运动的星球吗?这就是牛顿力学和相对论的区别了。以不同速度运动星球上的尺子长短和钟的间隔和地球上不一样,需要变换,这就是狭义相对论;牛顿力学认为宇宙中所有尺子的长短和时间隔都一样,统一用我们的标准。现在多数人认为宇宙中物理规律是一样的,如速度等于距离除时间,力等于质量乘加速度,可是也有些高人认为在宇宙中不见得一样。我瞎猜测,卢鹤绂老先生可能有这种想法,他说:“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仅仅适用于地球而并不适用于整个宇宙;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在地球可以,在宇宙中就不灵了”卢鹤绂老先生的理论绝不是牛顿力学和欧几里得几何学,更不是“绝对论”。
再有就是现有的定律也不见得准确,如万有引力公式分数线下边是距离的平方;付昱华先生在《能量守恒科学概论以能量守恒定律为基础和核心,提出能量守恒科学》中研究出:万有引力公式分数线下边是距离的指数是1.99989;我们还是回到洛伦兹变换上来。用我们地球上的标准m、S
测量出水星的周长m和周期T,算出水星的速度V=m/S
。(圆周速度)这是实测的,其它的星球及大到宇宙的大小、距离、轨道都是用我们地球上的标准m、S测量的。水星上的长度单位长短、单位时间的间隔是和地球上一样吗?用我们地球上的标准m、S测量水星长轴是a米,短轴是b米,周期是T,水星的平均速度是V=Q/T。Q为周长。
水星上的实际:水星轨道长 Q0= Q×(1-V2/C2)1/2
水星的周期T0=T/(1-V2/C2)1/2
水星的实际周长等于真实的平均速度V0乘以周期T,这个数小于我们实测周长,这就引出了水星的进动,请注意在洛伦兹变换中速度V 是用我们地球上的标准m、S测量出来的。以上也说明相对我们运动的物体在运动方向上缩短。
附加解释:
水星近日点的进动主要证明广义相对论的正确性,美国《泊克利物理教程》第一卷力学第538页写到:进动,每一圈进动角δθ=2πv2/c2,没有讲过程,可能怕讲乱套了,实际上它是用狭义相对论讲水星近日点进动的原理,我们现在用狭义相对论讲水星近日点的进动过程:我们用地球上的尺和钟测量出水星轨道长Q和周期T,从第一个近日点开始到第二个近日点的时间为周期T,轨道长为Q,得到水星平均速度V=Q/T。可是怎么出了个进动?进动那点距离从那儿来的?实际上以速度V运动的水星轨道长:
Q0= Q×(1-V2/C2)1/2,周期T0=T/(1-V2/C2)1/2水星的实际速度V0=V×(1-V2/C2)。水星是以实际速度V0围绕太阳转一个完整的圈。我们所测得的水星轨道一圈的距离Q是第一个近日点到第二个近日点一圈加上进动距离。
精确的进动角还得用广义相对论。狭义相对论不考虑引力场。 04/11
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力,未经授权使用将追究法律责任 版权说明
© Copyright Authors
物理科学探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