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科学探疑-网友天空-系统观点-张树润-论证10维空间(六)On
10-dimensional space (6)原子核外电子分布
论证10维空间(六)
On 10-dimensional space (6)
原子核外电子分布
张树润
提要:在《中国当代思想宝库》中,第二卷,第539—543页有张宏先生发现的《电子摆线波的发现及量子化的关系》一文,确实是突破性的发现,但张宏先生用的是宏观空间X1,2,3,所以弄得很复杂。电子和原子是微观空间X4,5,6中的事物,本文用微观空间X4,5,6来解释原子核外电子的分布。
关键词:康普顿波长 一维线性谐振子 薛定谔方程
一、 德布罗意波:
实物粒子在微观空间作圆周运动,它投影到宏观空间中就是个余弦波,也就是说实物粒子在宏观空间中获得动能后,该实物粒子在微观空间中作圆周运动,旋转一周正好等于一个波长。
用数学表示:
二、原子核外电子分布
图3是微观空间X4-X5平面电子分布图。
Rn = nR1 n = 1,2,3,4,-------n
第3层能容纳3个电子,第4层能容纳4个电子,第n层能容纳n个电子。第4层能容纳4个电子摆线,第n层能容纳n个电子摆线。
这种电子层半径必须是电子基园半径的正数倍。
2、电子距原子核的距离是电子的势能和动能的大小而定
在量子力学中,一维线性谐振子的势能:
在原子系统中,ω为角速度,R为电子层半径。
电子层大圆势能等于电子在该点的动能,图4是势能分布表示图。
3、电子的薛定谔方程
电子的薛定谔方程和电子经纬分布等项有待详论。
结论:
电子距离原子核的电子层是电子的康普顿波长整数倍。
作者介绍:
张树润 男 出生于1938年11月 退休前是农机院高级工程师,任呼和浩特分院工程设计所的所长。退休后,现为上海卢鹤绂格物研究所的研究员,北京相对论研究联谊会的会员,联谊会的教授级审稿人。我的E-mail:zhangwt72@163.com
参考资料:
[1] 中国当代思想宝库 第二卷,第539—543页 张宏
[2] 论证10维空间(四) 张树润
2007/3
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力,未经授权使用将追究法律责任 版权说明 © Copyright Authors
物理科学探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