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科学探疑-网友天空-系统观点--吴家荣--二十世纪物理学批判-前言
二 十 世 纪 物 理 学 批 判
——前言
吴 家 荣
二十世纪物理学的辉煌成就是建立在量子论和相对论两大基础之上的。但是,正如十九世纪物理学的晴朗天空中存在着两朵乌云一样,二十世纪物理学却被二块神秘的面纱掩盖着。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玄不可言”;量子力学的薛定谔方程“来路不明”。薛定方程在建立的过程中,指数函数存在着一个负号的困难,而i的出现也无法解释。如果说量子力学在神秘的面纱下掩盖着一张美丽动人的面容的话,那么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在神秘的面纱下掩盖着的却是一大堆谬误。
由于爱因斯坦在量子论和相对论两方面都作出过杰出的贡献,特别是E=MC2 伟大公式的发见,成为核能利用的理论孕床,爱因斯坦已被公认为相对论的“权威”。尽管一个世纪以来,许多人对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颇具怀疑,然而相对论“神秘性”面纱掩饰下的“经典性”,又使这些意见得不到应有的重视,甚至还可能被压制。我们常常遇到这种情况:门难进,脸难看,科学的圣殿倒像是官僚衙门,一篇论文要想在学术刋物上公开发表,至少要两个专家的的推荐,而这些“专家”,文章不看,先看你的价、学历。爱因斯坦发表狭义相对论名著《论动体的电动力学》年仅26岁,身价也只是专利局的小职员。爱因斯坦若生不逢时,他的论文寄给这些“专家”也只能是投弊字篓,寿终正寝。
新的思想,新生力量总是被压制,历史的重复真是太富戏剧性,而且往往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要揭去这两块神秘的面纱,必须突破陈见。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证明“反常思维”在科学技术每一重大进步中起着特殊作用。因循守旧是不能促进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
然而,困难在于爱因斯坦“权威”性阻挠这一突破,而“反常思维”(例如笔者提出的:两种镜像对
称;四维时空间隔并非不变量;正确的洛仑兹变换公式仍然有两种形式:“共轭洛仑兹变换”;惯性系分别
考察时是等价的,相互考察时是不等价的;惯性系选择的唯一性原理;加速系也是惯性系;12MV
2 是
功不是能;在廻转体系中能量不守恒,守恒量是功;磁埸中存在着磁压(磁位差);光子具有质量、电荷和磁矩,是唯一的基本粒子;电子形成的分级塌缩原理(磁力塌缩);原子形成的分级塌缩原理(电力塌缩);宇宙形成的分级塌缩原理(引力塌缩);元素周期表的合理排法;等等)在短期内又难以被人受因此,没有足够的勇气,开创性的工作,有份量(包括质量和数量)的论证是不行的。
感谢所有创建科学探索网站的朋友们,因为你们使我国的业余物理爱好者有了网上发表意见的好园地,愿园地奔出黑马,愿你们成为伯乐。
本论文集不得不采用“组合论文”的形式和“不破不立,边破边立”的论述方法。本论文集就采用爱因斯坦的“光速不变原理”,“爱因斯坦钟”以及“爱因斯坦理想实验”这“三大法宝”来进行推演,“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并在这一推演中,导出洛仑兹变换新公式,建立起全新的相对论。
本论文集还从1/2MV2 是功不是能出发,建立起全新的原子物理学和全新的基本粒子物理学。并给出《元素周期表》的合理排法。预言:第八周期有50个元素,第九周期有50个元素,第十周期有72个元素。第八周期的A族元素8个,过渡性元素是从121号到162号,共42个。这个周期的过渡性元素电子开始填入d轨道(7d)一个电子后,再填前一量子数的空余轨道,最后仍结束于7d轨道。其中包括5g轨道电子18个,6f轨道电子14个,7d轨道电子10个。分别属于D族(18个元素)、C族(14个元素)、B族(10个元素)加上A族(8个元素)合计50个。
现将元素周期表A8族元素(即通常所谓O族元素、惰性元素)电子轨道结构公布于下:
当然,周期表越靠后,元素的放射性越强,衰变期越短,它们可能在自然界中难以生成。
现在是到了揭去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神秘面纱和结束现代物理在科学的迷雾中盲目探索的时候了!
科学技术的进步是前赴后继的,既有渐进又有突变。没有前人的工作,也就没有后人的成果。爱因斯坦等人通过他们的开创性工作,为二十世纪物理学取得惊人成就谱写了光辉的篇章,他们的工作所有甾下的余辉,有如大海中的灯塔和航标,为后人在科学的海洋中航行指明了方向。爱因斯坦、洛仑兹等科学前辈仍不失为科学史上的伟人。
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力,未经授权使用将追究法律责任 版权说明
© Copyright Authors
物理科学探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