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科学探疑-网友天空-系统观点-可雪-永恒绝对终极物理科学-高等物理学(上卷)
永恒绝对终极物理科学
—— 高等物理学(上卷)
可雪
(中国民间物理学申诺课题小组)
简介:
本文不仅用宇宙大统一方程——〖普适方程〗,概括统一了人类物理科学全
部内容,而且总结出物理科学一些最基本的规律——人类高等物理学基本规律。
这些基本规律包括:
1,牛顿发现了宇宙的一半——万有引力及〖万有引力定律〗
2,中国民间申诺课题研究小组发现了宇宙另一半——万有斥力及〖万有斥
力定律〗。文中用9位数字有效精度计算证明了万有斥力理论及万有斥力定律都
准确成立。
3,宇宙绝对空间坐标及其系统的创建
4,宇宙绝对时间坐标系统的创建
5,同步辐射原理
6,全动能原理
7,宇宙天体结构第一常数K1和第二常数K2
8,太阳系天文结构第一常数K1和第二常数K2
两个重要结果:
1,“永恒绝对终极物理科学”无情地已将爱因斯坦全部理论及其相对论淘
汰出局物理科学。
2,彻底推翻了“量子力学”——彻头彻尾伪科学。
前言
1, 本文虽然可谓“永恒绝对终极”,但并不穷尽物理科学。
2, 检验永恒绝对终极科学的标准
① 所用语言文字都必须经过统一科学规范定义,使得语言文字本身逻辑不再恶性循环。全体人类已有的语言文字都因本身逻辑普遍恶性循环,有待科学统一规范整顿。
② 所有立论都必须有明确的时空座标系统,由于理论的先天不足,这是迄今止的人类很不习惯和不熟悉的。
全体人类应当明白:任何智慧生命的言行都必须要在明确的时空系统中进行。相形之下,没有明确时空系统的任何言行都是动物界的行为——有嘴就两层皮咋说咋有理;力气是统帅拳头是真理。
本文以下创建了永恒绝对宇宙时空坐标系统。
③
由科学客观性决定,科学不包含并排斥任何人的主观意志。任何人的主观意志,不管思想多么光辉主义多么灿烂,都既不科学也不真理。任何立论同时也都不得有任何意想成分。
3, 人类物理科学三个里程碑
① 20世纪及以前的物理学可称为“普通物理学”。
这种物理学不仅使用人类已有的本身逻辑恶性循环的语言文字,而且充斥着各种人的主观意志,例如:相对论的诡辩和量子力学的不可知主义,因而失去了物理学的科学性。
② 21世纪,随着“永恒绝对终极物理科学”的创建,人类有了“高等物理学”上卷。
高等物理学使用的是科学语言文字,这种语言文字已经过科学统一规范定义,本身逻辑不再恶性循环,并且,以下用这种语言文字创建了宇宙永恒绝对时空坐标系统,于是这世界便有了客观真理。
③
物理科学下一个里程碑,就是“超级物理学”——高等物理学下卷,高等物理学下卷内容请参见文末后记。
4,上述检验终极科学的三条标准,同时也是检验全体科学(含哲学、社会学等)最根本的永恒终极标准。
5,
显然,霍金(英)的“物理学终极理论”不符合这三条标准,所以不攻自破。
6, 中国学者岳涌强2004年也抛出了物理学终极理论《自然宇宙之数学原理》。显然也完全不符合上述三条科学标准,属于主观臆造型“终极理论”。
第一章 宇宙大统一方程——普适方程
(1)(2)(3)式联立——这就是宇宙大统一方程——普适方程。
1, 普适方程重要理论意义
① 不仅可以给出宏观宇宙天体结构准确解,而且可以给出微观宇宙(原子及其结构)准确解。
② 不仅可以给出宇宙唯一稳态即时解,而且可以给出宇宙生老病死全过程动态解。
③ 值得注意的是:地球-月球结构也准确符合普适方程。
④ 不仅给出了宇宙奇点,而且给出了奇点前后宇宙怎么样……
⑤
用一个方程统一解释整个宇宙,这是人类千年梦寐以求,已有的任何理论都可望不可及及。
2, 普适方程的构成
① 牛顿发现了宇宙的一半——〖万有引力定律〗。
但,只用万有引力定律宇宙都无穷多解!所以,全体学者们都不得不,自觉不自觉,缺
省认同上帝一次推动说。
普适方程的(1)就式代表了(万有)引力规律。
式中的T1就是绕心天体(含电子)的轨道动能,U是引力势能。轨道动能等于引力势能之半——这就是牛顿经典理论。
②
中国民间物理科学申诺课题研究小组发现了宇宙另一半——〖万有斥力定律〗。普适方程中的(3)式,代表了万有斥力规律(以下详细讨论)。
③
两半合起来才构成整个宇宙:(万有)引力定律和万有斥力定律联姻,可以准确求解全部宇宙(含微观世界)。
普适方程中的(2)式:T1 = E1 表示两定律联姻——这就是宇宙的准确解。以下将分别具体给出这些解。
3, 普适方程物理意义
参见图1 :
图1中两条曲线分别代表普适方程(1)式——引力势能曲线,和(3)式——辐射排斥能(万有斥力)曲线。两条曲线交点,引力能之半等于排斥能,就是绕心天体结构稳定解。横坐标就是轨道半径r,纵坐标就是轨道能量。计算表明,无论天体还是原子结构都如此。
第二章 宇宙最基本物理学规律
有必要归纳总结宇宙一些最基本规律。
一,万有引力及其定律
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并总结出〖万有引力定律〗(按:牛顿定律有待于科学重新严格表述,略)。
研究表明,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在以下的宇宙绝对总时空坐标系统中严格成立,但在以下宇宙绝对时空子坐标系统中近似成立(略)。
二,万有斥力及其定律
万有斥力及〖万有斥力定律〗是中国民间物理科学申诺课题研究小组2006年发现的。虽然,之前有不少学者也已提出过“万有斥力”概念,但都处于猜想阶段。
万有斥力准确存在,可用定律表述如下。
1, 〖万有斥力定律〗 :
宇宙中,温度为T(度K)的质量m俱有速度V时,总有万有斥力F存在:
式中
为万有热斥力,见以下〖万有热斥力定律〗条。
为万有动斥力,见以下〖万有动斥力定律〗条。
① 〖万有热斥力定律〗 :
两个具有相同温度T(度K)相互平行的相同表面积S相距为R的平板,之间,总存在万有热斥力 与温度T的四次方成正比,与面积S成正比,与距离R的三次方成反比,其比例为常数Ψ[公斤/
厘米度4] :
Ψ将由实验唯一确定
② 万有热斥力的性质
◆万有热斥力与距离R的三次方成反比,表明斥力衰减很快,使得万有斥力在宏观范畴人们难以发觉。
◆万有斥力在原子分子尺度内是巨大的,完全不可以忽略。宏观物体热胀冷缩中的热胀恰恰就是万有热斥力的作用。
◆气体的宏观压力就是气体分子间的万有热斥力作用。
◆20世纪物理学认为:“气体压力是气体分子的热运动碰撞结果”。这是典型的似是而非盲人摸大象的说法。
比如,液体分子,即使高温,也不会对容器壁产生压力。道理很简单:液体对容器壁的压强准确的唯一遵从p = ρ·g·h关系。当h = 0时压强p = 0,就是说,液体表面处的压力为0。所以“分子热运动产生压力”论无效!
③ 〖万有动斥力定律〗 :
宇宙中任何具有速度V的运动质量m
,总存在万有运动斥力Fv,通常Fv
的“斥力”效应很小,可以忽略。但,万有动斥力能量效应完全不可忽略,它主要以辐射排斥能效应(俱有排它性)发生相互作用。
④ 关于万有动斥力的说明
◆以下宇宙天体、太阳系天体结构和原子结构计算都将给出〖万有动斥力定律〗准确证明。
◆辐射排斥能可以用以下〖同步辐射定理〗和〖全动能定理〗来准确描述。
◆排斥能的排它效应在普适方程中具体体现,以下讨论将给出排斥能具体描述。
◆万有动斥力中的运动速度V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指绝对速度;另种情况是指天体,含电子,的绕心速度。两种情况万有动斥力分别成立(下同)。
三,同步辐射原理
1, 〖同步辐射定理〗 :
宇宙中任何质量m ,只要俱有速度V,必有同步辐射能E2发射,辐射能E2在数值上准确等于质量m的宏观机械动能:
同步辐射性质
① 同步辐射能E2具有排它性,构成了宇宙中万有斥力的重要内容。
② 当V远小于光速c时,辐射能E2将以m为中心各向同性四周发射;当V接近光速c时,E2将沿V的切线方向集中发射。
③ 式中速度V有两种情况:绝对速度和绕心速度。两种情况同步辐射定理分别成立。
3, 〖同步辐射定理〗的证明
① 电子的同步辐射实验,在0 < V < c范围内,已经给出〖同步辐射定理〗以完全准确的验证(略)。
② 以下关于太阳系天文结构和地球--月球天文结构的计算,也给出了〖同步辐射定理〗的准确证明,太阳和地球都准确存在同步辐射能E2 。
③ 以下关于太阳系天文结构和地--月天文结构的计算,还都给出了〖万有动斥力定理〗的准确证明,
④
以下关于原子结构的计算不仅给出了〖同步辐射定理〗的证明,而且给出了〖万有动斥力定理〗准确证明。
4, 结论:
① 同步辐射问题拒绝任何坐标变换!
② 同步辐射原理明确表明,任何相对论质量和相对论速度都无效。
③
所以,〖同步辐射原理〗和〖万有斥力定律〗已无情地将爱因斯坦及其全部理论淘汰出局物理科学!
四, 全动能原理
1, 〖全动能定理〗 :
宇宙中任何质量m只要有速度V,必有运动全动能T :
式中T1为质量m的宏观机械动能,而T2为质量m的运动同步辐射能,也可称为E2 。
五,宇宙绝对时空坐标系统的创建
1, 宇宙绝对空间坐标系统
研究表明,宇宙绝对空间坐标系统是一个复杂的树状结构坐标系统。
宇宙绝对空间坐标这种树状结构很类似于计算机的目录文件结构。计算机的树状文件目录可表述为:文件根目录下有多个文件子目录,各子目录下还有多个子子目录……。
① 〖宇宙绝对空间定理一〗 :
宇宙绝对空间坐标系统树状结构可以表述为:宇宙总的绝对空间坐标系统之下有多个分支有心宇宙坐标系统——绝对坐标子系统;每个分支有心宇宙还有多个分支有心宇宙子系统——绝对坐标子子系统……。
那么,宇宙绝对空间坐标系统就是由一系列分支结构的,子系统、子子系统,组成的树状结构系统。例如:原子结构系统、地--月天文结构系统、太阳系天文结构系统、银河系统、宇宙岛系统、多岛宇宙系统,总体宇宙系统,它们自然组成一个树状绝对空间坐标系统。
② 〖宇宙绝对空间定理二〗 :
宇宙绝对空间坐标系统的树状结构上,任何一个坐标子系统中,含根绝对坐标系统,万有斥力定律都准确成立,以下将给出准确计算证明。
③ 〖宇宙绝对空间定理三〗 :
宇宙中任何一级绝对空间坐标子系统都按以下规则构造:任何一级绝对空间坐标子系统坐标原点都在本级宇心的质量中心,然后让三个相互垂直的刚性等刻度坐标轴之一轴通过上一级宇宙中心。
例如,地球的绝对空间坐标系统构造如下:把坐标原点放在地球质量中心,然后让三维坐标轴之一轴,例如X轴,通过太阳质量中心。——这就是物理科学的地球绝对空间坐标系统。这种系统中,上述万有斥力定律和同步辐射原理都无条件成立。
那么,不难定义宇宙绝对空间坐标系统:
④ “宇宙绝对空间坐标系统”定义 :
对本文上述万有斥力定律和同步辐射原理无条件成立的空间坐标系统,统称为宇宙绝对空间坐标系统。
⑤ “宇宙绝对空间坐标系统”性质 :
◆宇宙绝对空间坐标系统,都是应用欧氏几何的三维直角坐标的空间系统。
虽然,科学并不排除在一些场合,例如研究开发卫星地面定位系统时,应用黎曼几何更为简洁,另一些场合则有必要引入多维时空坐标系统。但,无论是黎曼几何还是多维时空的引入,都不允许得出与绝对时空坐标系统相悖的结果和结论!——科学学研究表明。
◆宇宙绝对空间总坐标系统与各子坐标系统之间,虽然有从属相对关系,但完全区别于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就是说宇宙绝对坐标系统拒绝任何相对论。
◆各级宇宙中心的万有斥力只对本级宇宙成员发生直接效用,宇宙中心万有斥力并不隔代发生效用。例如,太阳系宇宙中心——太阳,的万有斥力,只对九大行星小行星和彗星发生直接效用,太阳万有斥力并不对月球发生直接效用。同理,银河系中心的万有斥力不会对九大行星发生直接效用,依此类推……。
◆宇宙空间的自然属性有三 :大小、多少、位置。
研究表明,三维空间根本不存在弯曲与否的属性,只有线段和面域才会有弯曲与否的属性。
那么有人,从黎曼几何、爱因斯坦相对论、从多维时空理论得出结果:“空间是弯曲的”和“两点间曲线最短”。这种结果都违反科学,应当坚决取缔!
⑥ 宇宙绝对空间坐标系统推论 :
◆推论一 :
宇宙绝对空间坐标系统拒绝任何坐标人为变换,但却允许物理学做有条件的坐标代换操作。这种坐标代换的前提条件是:不容许得出有悖于宇宙绝对时空坐标系统的结论和结果!
例如,在运动火车上描述车厢内的上抛物体运动和风扇叶的转动要比在地面上描述,简单、方便、明了得多。所以这时,用运动车厢坐标代换地球坐标是可取的。
那么,人为的伽利略变换和洛仑兹变换都属于非法,爱因斯坦狭广义相对论属于谬论。
◆ 推论二 :
宇宙中物理质量m是不随速度变化的量,任何相对论质量理论都属于非法;用任何相对论速度描述物理学规律也都属于非法。
这道理的证明很简单:任何人为坐标变换后的速度,都将改变宇宙和物质的本来属性。
◆推论三 :
宇宙绝对空间坐标系统的创建,无情地将爱因斯坦全部理论及其相对论淘汰出局物理科学!
◆推论四:
宇宙绝对空间坐标系统的创建,以及宇宙中基本物理学规律的总结,无疑表明:世界是可测的并且测得准的,其准确程度最终都将取决于普朗克常数h的准确度——这叫物理科〖学测得准原理〗。那么,量子力学及其基本原理【测不准原理】都可休矣!
◆推论五 :
在宇宙总绝对空间坐标系统中,牛顿定律严格成立。在任何一级绝对空间坐标子系统中,牛顿定律都近似成立(略)。
2, 宇宙绝对空间根坐标系统的创建
宇宙绝对空间根坐标系统也就是宇宙总绝对空间坐标系统。
① 宇宙绝对空间根坐标系统创建的依据
两个相距为r的同向运动电荷q·q间作用力F表达式(cgs单位制):
式中的速度v就是绝对速度,任何相对速度都无效。这就是寻找宇宙空间绝对坐标可靠依据。
② 宇宙绝对空间坐标
轴的安放命宇宙航天器用第三宇宙速度在空间作万向飞行,航天器中装有能够精确测量两个点电荷q·q间作用力F的仪器,当,仅当F为最大值时,航天器的航行速度,就对应宇宙绝对空间根坐标系统,此时航天器释放三维坐标轴——就构成了宇宙绝对空间根坐标系统。此时航天器的航行速度就对应地球在宇宙中的绝对运动速度。
3, 宇宙绝对时间坐标系统的创建
宇宙绝对时间坐标系统的创建比空间坐标系统简单得多。
① 创建绝对时间坐标系统的基本原则
◆时间的重要性质之一就是等刻度均匀流逝。
这应当是一条公理,并且可以逻辑和实验证明的公理(略)。
◆原则规定绝对时间坐标轴的坐标原点(时间0点)。
◆时间坐标的原点可以沿坐标轴随意移动,为了科学研究的需要。过后,别忘了恢复时间坐标原点位置,为了公共需要。
◆明确规定可以重复测量的等刻度时间间隔。
目前人类已经创造了时间间隔等刻度最为精确的铯原子钟(略)。
② 创建宇宙绝对时间坐标
宇宙绝对时间坐标是一条两端无限长的等刻度直线轴,绝对时间坐标原点(坐标零点)设在公元1958年的元月元日元分零妙(国际公认的铯原子钟的时间原点)。
③ 宇宙绝对时间的自然属性
时间的自然属性有三:快、慢、均匀流逝与否。
绝对时间与绝对空间一样,都不存在“弯曲与否”的属性。
那么,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和多维时空论者,鼓吹的时间弯曲,和空间弯曲一样,都是反科学的,应当坚决取缔之!
④ 创建绝对时间坐标系统的误区
◆追求更为精确时间间隔的指导思维有误区:技术上逼近实施绝对零度时的铯原子的频率。
由于理论先天不足,殊不知,绝对零度就是宇宙奇点,根据上述普适方程,奇点宇宙必然爆炸(以下具体讨论宇宙奇点)。那么,追求绝对零度就是一项很危险的技术(略)。
所以,采取宇宙背景温度时的铯原子频率,作为时间基本间隔,将是人类明智的选择。
◆ “时间是相对的”“同时性是相对的”“时间弯曲”“空间弯曲”“引力弯曲”,都是爱因斯坦的谬论。这些谬论已给人类的理智造成了一个世纪都难以治愈的创伤!
研究表明,“时间弯曲”“空间弯曲”“引力弯曲”不仅理都不通,而且文都不通。道理很简单:时间、空间、引力三者都没有“弯曲”与否的属性(自然属性或物理属性)。
研究又表明,引力的自然属性有三: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引力绝没有弯曲与否的属性。虽然磁力线是弯曲的,但决不可以说“磁力是弯曲的”,磁力线上任何一点的磁力方向都是明确的和不弯曲的。更不可以将粒子(含光子)运动轨迹的弯曲说成是引力弯曲。
所以,科学毫不犹豫结论:“时间弯曲、空间弯曲、引力弯曲”论都是精神分裂症的无稽之谈。
第三章 有心宇宙天体结构
有心宇宙定义:有心宇宙是指,宇宙中心存在一个具有物理学支配地位的质量m的实心天体。
一,有心宇宙天体结构第一定理
1, 〖有心宇宙天体结构第一定理〗 :
任何有心宇宙中,无例外,同一宇心的闭合轨道绕心天体都有相同的第一天文结构常数K1 (以下推导):
式中,V为同一宇心的所有绕心天体的绕心轨道理论线速度(近似等于轨道平均速度),R为各天体的理论轨道半径(近似等于平均轨道半径)。
2, 太阳系的天体结构
① 太阳系天体结构准确遵从〖有心宇宙天体结构第一定理〗 。
② 太阳系第一天文结构常数K1
太阳系内所有闭合轨道绕日天体(含九大行星、众多小行星、彗星)的K1都相等 :
◆K1是根据万有引力定律推导出来的,以下有推导。
◆各天体的理论轨道半径R和理论速度V,见以下表二 。
二,有心宇宙天体结构第二定理
1, 〖有心宇宙天体结构第二定理〗 :
有心宇宙中,所有绕同一宇心的闭合轨道天体,都有相同的第二天文结构常数K2 :
推导过程参见以下太阳系:
2, 太阳系第二天文结构常数K2
太阳系内所有封闭轨道绕日天体,含九大行星、众多小行星、彗星,都俱有相同的第二天文结构常数K2 :
式中,m绕心天体质量(含卫星),V绕心天体理论轨道速度,R绕心天体理论轨道半径,r绕心天体携带半径。
携带半径r的定义:包括大气尺寸在内的天体自身半径。
为什么要引用“携带半径”?
因为,计算、研究和天文观测都表明,太阳(中心天体)的辐射排斥能,对绕心天体的质量密度十分敏感,所以,行星大气所得到的太阳排斥能远大于固体部分所得到的,因此,必须要引进“携带半径”。也所以,随着距离的增加九大行星的密度逐渐减小,其中水星的密度最大,外层空间天体密度最小。也就是说,太阳辐射排斥能像风一样,把轻如鸿毛样的天体“吹”的老远,而密度较大的天体被引力拉得很近。
3, 以下推导K2 :
三,有心宇宙天体结构第三定理
1, 〖有心宇宙天体结构第三定理〗 :
有心宇宙天体结构中,绕心天体所得到的中心天体辐射排斥能E1,与中心天体总辐射能E⊙成正比,与天体投影面积πr2 成正比,与到中心天体的距离R平方成反比,与绕心天体质量密度ρ成反比,其比例为常数k :
k = 1(克 / 厘米3 )
其中,r为绕心天体携带半径(如上)。
那么,〖有心宇宙天体结构第三定理〗的数学表达式如下:
式中E⊙为中心天体(太阳)总辐射能,这种辐射能远远大于地球上的观测值。因为太阳发射大量中微子及以下的粒子能流,人类无法检测。
四,有心宇宙天体结构第四定理
1,〖有心宇宙天体结构第四定理〗:
绕心各天体所得到的中心天体辐射能E1,与绕心天体轨道动能T1
有以下三种逻辑关系:
第一种逻辑关系:E1 > T1
第二种逻辑关系:E1 = T1
第三种逻辑关系:E1 < T1
2,有心宇宙生命动态解
上述,第一种逻辑关系:E1>T1
,适用于青年爆发期的有心宇宙。例如银河系,天体在宇宙中心斥力作用下加速向外膨胀。
上述,第二种逻辑关系:E1 = T1 ,适用于中年稳定期的有心宇宙,例如太阳系(可以近似认为太阳系是中年稳定期),天体结构都有唯一稳态解。
上述,第三种逻辑关系:E1<T1
,适用于老年收缩期的有心宇宙,宇宙收缩。
——这就是有心宇宙的生命动态解。
五,有心宇宙的唯一稳态解和宇宙奇点
对于中年稳定期的有心宇宙,利用天体结构定理和普适方程,可以给出有心宇宙天体结构唯一稳态解。以太阳系为例,以下给出这种解。
1,太阳系的天文结构
① 根据〖有心宇宙天体结构第三定理〗 ,建立太阳系的〖有心宇宙天体结构第四定理〗中的第二种能量逻辑关系,命(16)(17)二式相等,E1 = T1 ,即:
天体数据中,V,R,m,都较准确,唯有携带半径r不好确定。但是研究不难发现,水星是颗裸星,没有大气,于是水星的携带半径就是观测到的固体半径。
那么,将水星的数据:
(注释:有报道水星在日大距时测得半径r = 2.440·108 厘米,并不最大。研究表明,水星自身半径随温度,因而随与日距离变化,远日点半径r最大,近日点半径r最小。所以,准确观测水星自身半径,具有重要物理科学意义。)
代入(19)式得:
同理,九大行星的K2都相等。
再同理,太阳系几千颗小行星、闭合轨道彗星,它们的K2也都相等,且都等于九大行星的K2。
② 注释:
◆研究计算都表明,水星轨道椭圆是由于水星自身半径变化(密度变化)引起的。计算表明,如果忽略水星稀薄大气变化,那么,水星自身半径r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应该有1.087的变化。
◆水星半径r变化是因轨道中与日距离变化引起温度变化的结果。
◆据观测,水星表面有长长的隆起和沟壑构造,这就是水星半径r变化的真实写照。
据K2可以计算九大行星的携带半径r,如下:
2, 太阳系九大行星的携带半径r
表一 太阳系九大行星携带半径r列表
注释:
① 表中大气观测数量是指,天体表面上空大气分子总数N的对数值。例如,地球表面上空气体分子总数(个)为N = 1025.3,数据引自上海人民出版社《物理量和天体物理量》。
② 可见,近地行星计算值与观测值吻合很好,远地行星有所偏差,但可肯定,偏差来自天文观测不力,以至于冥王星还没有观测数据,本文计算绝对准确。
③ 所以,太阳系天文结构常数K2 有效。
④ 太阳用两个常数K1、 K2 严格规定着系内所有天体的位置。可以毫不含糊推论:如果人为打乱九大行星秩序(上帝再掷一把骰子),由于K1 、K2常数规律支配,换句话说,由于太阳的万有斥力排斥,九大行星将慢慢地自动恢复到原来既定位置。轻如鸿毛的行星仍被太阳吹得老远,密度最大的水星仍然回到太阳身边。
⑤ 以下关于地球—月球结构的计算进一步证明了〖万有斥力定律〗和〖天体结构定理〗都普遍准确成立。
⑥ 本文求解天体结构时,凡用到K1就表明应用普适方程的(1)式;凡用到K2时就表示应用普适方程(3)式,即〖万有斥力定律〗;凡用到T1 = E1时,就表示应用普方程(2)式。所以,本文K1—K2联立就是普适方程的化身。
3,地球—月球天体结构
〖有心宇宙天体结构第三定理〗是从太阳系总结出来的,但却准确适用于地—月天体结构。
① 地—月天体结构计算
将〖有心宇宙天体结构第三定理〗应用于地—月结构 :
月球在绕地轨道运行中所得到的地球(宇心)的辐射排斥能E1 ,与地球的辐射排斥能Ee成正比,与月球在地球上投影面积πr2 成正比,与月球轨道半径R平方成反比,与月球的质量平均密度ρ成反比,其比例为常数k :
由于地—月结构属于稳定结构,建立第二种天体逻辑关系E1 =
T1 = (1/2)mV2,那么月球的轨道长半径速度V为 :
将月球的数据:
以及地球的辐射排斥能Ee(数值上取地球远日点轨道动能T1,地球远日点轨道速度V观测为2.9291·106厘米/秒) :
代入(21)式,得月球远地点轨道速度V :
而月球远地点轨道速度观测值为:
V = 2πR / T
将长半径R = 4.067·1010厘米,T为恒星月周期:2.360591545·106 秒,代入得 :
V = 1.08251·105厘米/秒 ------------------------(23)
可见,计算与观测误差仅为1% !
② 结论 :
◆这种误差仅为1%的结果令人叹为观止,足以证明本文上述理论正确。
◆这种结果还表明,月球的携带半径就是观测值,表明月球上没有大气。
◆这是人类第一次用计算方法得到的裸星。
◆地球在轨道上所得到的太阳辐射排斥能准确等于地球轨道机械动能,同时,地球辐射出等量的能量,这种辐射能严格支配着月球的轨道运行,如上。于是地球能量处于一种动平衡中。
◆
太阳的辐射能并不直接作用于月球,即,在“宇宙绝对空间坐标系统”中,宇宙中心天体的万有斥力只能直接作用于本级绕心天体上,不能直接作用到下一级绕心天体上,这就叫绝对空间坐标系统不能隔代相互作用(参见上述宇宙绝对空间坐标系统基本性质条)。
4, 九大行星理论轨道半径和理论轨道速度
① 为什么要探讨天体的轨道理论值?
天体轨道理论值,对天文学理论和天文观测具有绝对指导意义。这是人类已有的任何理论都无能为力的。
② 天体轨道理论值的意义:
◆天体轨道理论值的物理意义是:以太阳系天体结构为例,任何绕心天体,如果其携带半径和质量密度不随温度和位置变化,那么,绕心天体的轨道就是个正园,这种正圆轨道半径就是天体的理论轨道半径,正圆轨道线速度就是天体的理论轨道速度。
◆正因为任何实际天体的实际尺寸和质量密度都随温度和位置变化,因此使得任何天体的实际轨道都呈一种类似椭圆轨道。这是因为,任何绕心天体所得到中心天体的辐射排斥能与天体质量密度成敏感的反比关系所致。
◆绕心天体的质量密度变化较小的天体其轨道接近正圆,例如金星。质量密度变化越大的天体其轨道半径变化也大,绕心天体中质量密度变化很大的是彗星,例如哈雷彗星,其质量密度变化上亿倍,所以其轨道半径变化也上亿倍!有些天体密度变化比哈雷彗星还大,这就是抛物线轨道和双曲线轨道彗星。
◆在类地行星中,水性的质量密度变化是较大的,所以水星的自身半径变化较大,如果忽略水星大气变化,水星半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比约为:1.087 。
◆地球的绕日轨道也有明显的远日点和近日点,这是因为,自冬至开始,地球温度逐步升高,密度逐步变小,获得太阳辐射排斥能逐步加大,地球逐步远离太阳。到夏至前后地球平均温度最高,密度最小,到达远日点。之后,反向变化,到冬至回到近日点。——这种道理,是人类已有的任何理论都无能为力的。
③ 水星的理论值
◆水星的绕日轨道理论半径R
将K1代入(19)式,有 :
那么得 :
将水星的数据
代入,得水星绕日轨道理论半径R
此值很接近水星平均轨道半径。
◆水星轨道理论速度V
将(25)式代入(13)式得水星轨道理论速度V :
可见,理论速度很接近水星的轨道平均速度。
◆复核计算水星自身半径r :
将水星轨道理论半径和理论速度代入(20)式,得水星的自身半径r :
正确。
说明V、R、K2 理论都正确!上述计算都有效。
④ 地球的轨道理论值
◆地球轨道理论半径R
将地球数据:
K1、K2及
代入(24)式,得地球轨道半径理论值R :
本理论值9位数字有效精度准确。
可见天体的理论半径近似等于平均半径。但是平均半径没有物理意义,而理论半径自然具有重要理论意义。
◆地球轨道理论速度V
将地球轨道半径理论值代入(13)式,即得地球理论轨道速度V :
本理论值9位数字有效准确。
④ 九大行星轨道理论值列表
表二 太阳系九大行星轨道理论值列表
注释:
◆表中理论值是根据水星的远日点时的水星自身半径(最大半径)r = 2.45·108厘米算出的。
◆计算表明,水星自身半径r是随温度,因而虽随轨道半径R变化的。最大半径r以及远日点轨道半径R,有待于进一步天文观测。
◆表中理论轨道半径和理论速度,都9位数字有效准确。
5, 用普适方程求解太阳系天文结构
① 普适方程中(1)式与K1关系
K1与普适方程(1)是完全等价,因为K1就是由万有引力公式推导出来的
:
绕日天体的万有引力F为:
式中G = 6.67390·10-8厘米3/
克秒2 ,为引力常数;M = 1.989·1033
克为太阳质量。
而,绕日天体离心力F为:
F = mV2 / R
--------------------------------------------(29)
联立(28)(29)式则有:
V2R = G·M ≡ 常数
命此常数为K1 即:
这就是(12)和(13)式。
所以天文结构常数K1
就代表了普适方程(1)式,应用K1 求解天体结构方便得多。
② K2与普适方程(3)式的关系
K2与普适方程(3)式等价。普适方程(3)式的物理意义就在于,式中的E1就是绕心天体(含电子)所得到的中心天体辐射排斥能。
◆不难发现,(3)式本身就是玻尔的“量子化条件”。不难理解,普适方程适用于原子结构的计算。
◆对于原子结构,(3)式中,为绕心电子的轨道角动量,在数值上与普朗克常数等价。
◆对于天体结构,(3)式中,就是绕心天体的轨道角动量m·R·V
:
在数值上
式中r为上述天体的携带半径。
所以,K2 与普适方程(3)式等价,用K2求解有心宇宙方便简捷得多。
◆用(31)式求解地球:
研究和计算都表明,〖全动能定理〗、〖同步辐射定理〗都同样准确适用于:地球、绕心
天体、绕心电子、同步辐射粒子……。
现以地球为例求解:
任何绕心运动质量m,都有同步辐射,轨道运动总能量E都可以用全动能T来表示:
式中T1为质量m的机械动能,T2为其潜动能(亦即同步辐射能),ν为绕心的运动频率。可见绕心质量m的总能量与光子能量雷同,故光子就是T1、T2二合一的物质粒子(略)。
(32)式中
其中
为绕心角动量。
对于地球:
那么,地球轨道运动总能量E为 :
将地球数据:
代入(36)式得:
而,地球轨道全动能T(含月球):
将(31)式代入(36)式计算 :
比较(37)(38)(39)(40)四式,9位数字有效全等,上述计算都有效。
6, 用普适方程求解微观宇宙——原子的结构
① 氢原子的结构
◆氢原子核外电子的轨道动能T1表达式
根据静电引力,用普适方程(1)式,建立氢原子电子轨道动能T1表达式 :
普通物理学中,这就是玻尔的量子化条件。
但在高等物理学普适方程中,(42)式具有完全崭新物理意义——万有运动斥力(参见上述〖万有斥力定律〗条)。
那么,联立(41)(42)二式 :
T1 = E1
即:引力势能U之半等于所得到的宇心辐射排斥能E1 。
于是得到电子所有轨道半径r表达式 :
氢原子所有其他状态的能量轨道,可以分别将量子数n = 0,1,2,3……,代入
(43)式分别得到 :
这些轨道是些什么样关系呢?
② 原子结构的结论
◆随着量子数的增大,电子轨道半径r随量子数n2成比率增加。这表明,随着量子数n的增大,电子所得到的辐射排斥能E1越大,电子被原子核排斥的越远,这正如太阳系内九大行星被排斥一样,那些轻如鸿毛的天体(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被太阳吹(推)得老远老远,质量密度很大的天体,例如水星,被太阳拉得很近。所不同的是,原子结构中电子的质量密度很大且不变化,于是,随着原子核排斥能的增大,电子被吹(被排斥)的越远。
◆所以原子结构和有心天体结构一样,都严格遵循本文普适方程。
◆需要指出,原子结构能量量子化的根源来源于原子核,即原子核的辐射能是量子化了的,这种量子化必然使得所有核外电子能量也都跟着量子化,并且,核外所有电子的量子数都相同,都等于原子核的量子数,无例外——计算研究表明。
可悲的是,量子力学竟然认为:原子结构不同壳层,K、L、M、N……,中的量子数分别为n=1,2,3,4……。这纯属狗熊扒苞米——瞎掰!
◆原子核的能量是量子化的,而太阳的辐射排斥能实质也是原子核的排斥能,但是太阳的能量是大量原子核能量的简并统计结果,不再表现出量子化。
◆还要特别指出的是:
当量子数n为0时,电子得到辐射能E1为0,因而这时其轨道半径是0
:
r0 = 0
---------------------------------------------------(45)
这是一种非常状态——物质爆炸,发生物理反应的状态!
可卑的是,量子力学由于理论先天不足,竟把n = 0也定义成原子的一种稳定状态。
(43)式物理意义很明显,由于原子核没了辐射排斥能,核外电子必将落到原子核上,即r0= 0 。其结果不仅正负电子湮灭,而且发生物理反应。以下具体讨论什么是物理反应。
③ 电子的自身半径re
根据(42)式,电子所得到的辐射排斥能,参照〖有心宇宙天体结构第三定理〗,可以准确求得电子的自身半径re
:
式中,有效数字8位准确,但数量级10n有待物理学家们填写。
注释:电子不像天体,没有大气,并且电子质量密度比天体大很多。
④ 多电子原子结构
计算研究表明,普适方程对多电子原子结构同样适用。用普适方程对多电子原子的结构计算,请参考文献:
《36个元素的原子结构计算》 ------ 陶宝元 著(铁岭教育学院院刊1989.1-2)。
计算结果都与相关实验符合很好。
7,原子核物理和宇宙奇点
① 原子核物理
◆原子核(质子)角动量
大量研究表明,原子核——质子,的角动量就是h (普朗克常数) = 6.6260693·10-27尔格秒 :
那么质子自旋半径必为:
可见,质子自旋半径与实验符合很好。
足以证明质子自旋角动量恰为h(普朗克常数)。
◆质子自旋机械动能T1
◆质子自旋潜动能T2
◆原子核(质子)全动能T
根据上述〖全动能定理〗,质子必有全动能T :
须注意,这就是宇宙中任何质量m的内能——质量能。无论原子裂变还是聚变,所释放的能量就是这种质量内能——质量能。
不难理解,任何光子能量都是E = mc2。
◆原子核(质子)辐射排斥能E2
原子核的辐射排斥能E2也就是潜动能,即(50)式 :
但,由于原子核(质子)的辐射排斥能是量子化了的(原子核能量量子化已被实验证实),需要引入量子数n ,于是原子核(质子)辐射排斥能可表为 :
◆核外电子得到的辐射排斥能E1 :
研究表明,任何元素任何原子,任何绕心电子,所能得到的原子核辐射排斥能,与(52)式相仿,都可表为:
这也就是玻尔的量子化条件,也就是本文普适方程的(3)式。很可惜,玻尔提出量子化条件时并不知道这种量子化的真实物理意义。
可见,当量子数为n = 0时,核外电子所能得到的辐射排斥能为0。就是说,原子核对电子不再有排斥能力。那么,必然结果,在静电引力作用下,所有核外电子必都落到原子核上。于是发生物理反应:
◆物理反应
所有绕核电子都落到原子核上时,必然产生两种结果:
第一,正负电子湮灭。
第二,原子核失去自旋稳定性,释放全部质量能
——这就叫做物理反应。
其实,物理反应也就是:原子爆炸——物质爆炸——宇宙爆炸!
原来,宇宙爆炸就这么简单。
◆宇宙奇点
那——,原子在什么时候,什么条件下发生物理反应呢?
大量研究表明,宏观温度T就是微观原子结构量子数n的单值函数,即
:
T = f (n)
又经大量研究计算,这种函数关系可准确表示为(推导过程略) :
式中,n = 0,1,2,3……,为量子数。
当n = 0.263633961时(大量分子的简并统计平均量子数)
T = 273.14度K
= 0摄氏度。
当n = 0 时
T = 0度K
即绝对零度。
研究表明,n = 0, 这就是宇宙奇点。
奇点宇宙必然爆炸!原因如上。
可悲的是,量子力学由于先天不足,根本不懂得量子数n的物理学意义。各国物理学家们也由于量子力学误导,都在追求绝对0度的超低温技术,殊不知这是一项很危险的技术。
◆能量单位的量子化级数
20世纪物理学认为,普朗克常数h是能量交换的最小单位.。
其实这说法是量子力学因为先天不足理论性无能的误导结果。
计算研究表明,普朗克常数h,不是能量交换最小单位,而是能量交换最大单位。还有更多的更小的能量交换单位,它们构成一个等比级数,这就是能量交换单位的量子化级数,级数的通项可以表为:
式中h为普朗克常数,n = 0,1,2,3……,为自然数。
为普适常数,这是一个新的普遍适用的无量纲的物理学常数,其物理意义在《物理学正论》:
http://forrootbasic.51.net/wytk/xtwzh/kexue/wlxzhl.htm
中有具体描述。
◆能量单位量子化级数的物理学意义
根据(54)式,当量子数n = 1 时,温度为T = 531.9669203度K,那么,任何原子,在T = 0~531.9669203度K,之间,的能量交换单位都是用(55)式的通项单位交换,而不可能是用单位h交换。道理很简单:这时任何原子的量子数都在0<n<1范围。并且实验已经表明,任何原子的量子数都不可能从n = 1,一下子立刻变到,n = 0 。
这里边有更深层次物理学内容,待续。
第四章 空心宇宙天体结构
以上的天体结构(含原子结构),其宇宙中心都是实心的,有必要讨论空心的天体结构。所谓空心天体结构,是指,绕心天体结构中,宇宙中心的质量为0,也就是说,宇宙中心是空的。例如,相互旋转的双星系和多星系统。
研究表明,空心宇宙天体结构原则上遵循有心宇宙天体结构基本规律,区别只不过在于,空心宇宙天体的引力势能问题变得复杂些,都是多天体相互作用问题,而不象有心宇宙的两体相互作用问题那么简单。
一,银河系天体结构
20世纪物理学,由于爱因斯坦诡辩论和量子力学不可知之论误导,人类对银河系的了解甚少。研究表明,银河系所在的宇宙恰恰就是个空心宇宙天体结构。
1, 银河系中的太阳
① 太阳的速度
由(18)式可算出太阳的总辐射能E⊙:
② 宇宙流速度
地球上所观测到的宇宙流速度V’ :
V’= 600 公里 / 秒
③ 可见
V⊙ = V’
即地球观测到的宇宙流速度,就是太阳的绝对速度,其值为604公里/秒。那么
:
④ 银河系所在的宇宙图像
下图就是银河系所在的宇宙粗略图像 :
图2 :银河系结构运动图
◆ 可见银河系就是个空心的宇宙(本星系集团)天体系统重要成员,银河系既有自传也有绕空心宇宙中心O的公转。
◆图中ω1 是整个银河系绕空心宇宙中心O旋转的角速度,ω2 是银河系中天体较差运动部分的角速度,这部分运动类似于太阳系行星运动,ω3 则是双星相互旋转角速度。
◆太阳在这空心的大宇宙中,目前处在,太阳—银心—宇宙中心,三点一线位置。
◆宇宙中心O的运动速度约为200公里/秒。
◆银河系中心绕宇宙空心O公转线速度约为200公里/秒
◆太阳绕银心的相对速度约为200公里/秒。
◆那么,太阳必有总速度V⊙= 604公里/秒。
⑤ 恒星逃逸
◆现象 :
图中有个相互旋转的双子星座,不难看出该双子星座在图示位置承受三重旋转角速度
ω1、ω2、ω3离心力,离心力合力在图示位置趋向最大值,结果,一个双子星必然克服三重引力(宇宙中心引力、银河中心引力、双子星引力),沿着箭头方向逃逸——这就叫恒星逃逸。
◆ 试验验证 :
美国天体物理学家WarrenBrown在2005年《天体物理学》杂志上,是这样描述他近日观察到的一颗以每秒700公里高速运行的恒星的:“从来没有见过一颗恒星以如此之快的速度逃脱银河系的制约。”
⑥ 恒星逃逸理论
研究表明,恒星逃逸有三个必要条件 :
◆ 恒星必须是双子星座。
这是因为,只有双子星座相互之间的引力约束能力较差,这种约束要比绕心旋转的行星系统小得多。例如恒星——太阳,对行星约束能力较强,所以行星决不会逃逸。
◆恒星必须要同时承受三重(更多)的绕心离心力(ω1 、ω2 、ω3 )。
◆三重绕心角速度ω方向相同,如图示方向。
⑦ 推论 :
恒星逃逸,只是脱离了双子星的相互约束,但不会逃离银河系。
第五章 总体宇宙和根绝对空间坐标系统
◆目前天文观测已经证实,银河系和仙女座星系等30多个星系组成了本星系集团,更大,还有超星系集团,这些星系集团构成了总体宇宙“汪洋大海”中的一些“岛屿”——宇宙岛。本文研究表明,正是这些宇宙岛构成了总体宇宙的根绝对空间。
◆再往上,比超星系集团还大的星系,叫什么?
叫布朗星系!
道理很简单:更大的星系,很难说这种星系还有公转了,即使有,轨道曲率半径趋近无穷大,周期趋近无穷大,使得这种“转动”失去了讨论意义,剩下来的物理学意义就只有布朗运动了,这就叫布朗星系。
一 宇宙根绝对空间坐标系统
1, 总体宇宙图像
① 整体宇宙是空心宇宙
用反证法很容易证明这问题:如果整体宇宙的中心是实心的,由于整体宇宙无限大,所以,宇宙中心实体质量也必无限大,逻辑上这是不可能的。那么,整体宇宙的中心质量必须无限小,即整体宇宙中心的质量为0,也所以整体宇宙中心必为空心结构。
② 宇宙根绝对空间坐标系统
宇宙根绝对空间坐标系统,是个等刻度三维空间直角坐标系统,绝对空间坐标轴如何安放,请参见上述第二章第五节“宇宙绝对时空坐标系统的创建”。
这里要讲述的是,全体宇宙就如三维玻璃缸中的水,全体宇宙岛就在这三维玻璃缸中作布朗运动,正如现实生活中玻璃缸中的水分子作布朗运动一样。这种玻璃缸的三条互相垂直的边就是总体宇宙根绝对空间坐标系统。
③ 普适方程在总体宇宙中应用
研究表明,本文普适方程,对于描述整体宇宙星系集团的运动同样适用。不过,普适方程要经过变化才能用。
普适方程变化如下:
U = T ------------------------------------------------------(59)
T = E ------------------------------------------------------(60)
式中,U 为相互作用星系集团间的引力势能,T = T1 + T2为星系集团的运动全动能(对于晶体结构,T则为晶格振动能),T亦即同步能量E
= hν 。
并且,(59)(60)二式联立,不仅适用于总体宇宙,而且适用于地球上现实生活中的气体、液体、固体、晶体……等无心宇宙问题的解。例如:物质结构和性质、晶体结构和性质、固体结构和性质、液体结构和性质、气体结构和性质……。
总之,这世界没有普适方程不能解的问题。
谢谢人类智慧。
★★★ ★★★ ★★★
后记
可——,这种玻璃缸式的宇宙,外面的世界怎么样啊?很想知道——有学者说。
玻璃缸外面的世界将由高等物理学(下卷)来描述。
高等物理学(下卷)基本内容:
① 玻璃缸外面的世界(宇宙)及其物理学规律。
② 引力产生的物理学机制。
③ 真空的结构和性质。
④ 以太的结构和性质。
⑤ 光的结构和性质以及光在各坐标系统中的属性。
⑥ 组成宇宙和质量m的最基本粒子及其属性。
⑦ ……
保你一饱眼福!
那——,高等物理学(下卷)在哪儿啊?——有学者问。
远在西天——西天大佛馆藏真经秘室中存放。
可,一怕你吃不消九九81道磨难;二怕你经不起高老庄招亲的诱惑;三怕你迷恋于通天河畔美眉女儿国的景色!
最后,阿弥陀佛——作为高等物理学(上卷)的终结。
★★★ ★★★ ★★★ ★★★
附录
随着高等物理学的问世,人类将要实施两项重大科研工程项目:
1, 不眠地球计划
该工程核心是建造人造月亮。
发射一个与地球差步运行的宇宙空间站,空间站在35000公里高空展开一个直径为1公里的平面反射镜,反射太阳光到地球的夜幕,成为一个永不落的人造月亮。从此就没了黑夜,形成一个不眠的地球。
该工程技术要点在于,同时应用地球和太阳的万有斥力将人造月亮降落伞一样地悬挂在宇宙空间,它既是地球的人造卫星,又是太阳的人造行星,并且免维护,一经建造终生受用。
显然该工程全球人类受益,理应由世界各国共同完成。
人造月亮图示如下:
2, 超级廉价能源工程
该工程旨在建设超级能源发电站,该电站应用可控人工物理反应,让物质质量m释放质量能E
:
E = mc2
——地球上取之不尽用之不完的能量。
该工程将由世界各国根据各国国情分别实施之。
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力,未经授权使用将追究法律责任 版权说明 © Copyright Authors
物理科学探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