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科学探疑-网友天空-系统观点-灯塔守望者-理论物理革命的前夜(2)
理论物理革命的前夜(2)
[摘要]理论物理学家的盲点在引力相互作用,本文就引力问题提出了一些独到的看法。它的背后是一个逻辑上高度自洽的庞大理论体系。
理论物理的发展已经跛了一条腿,即只偏重计算而忽略哲学思辨。爱因斯坦通过哲学思辨获得的巨大成功,恰恰证明了这种客观存在着的缺陷。其实,计算只对于确定系统是有效的,在不了解系统如何“确定”的情况下,盲目采用计算的方法,难免会误入歧途。不客气地说,当代理论物理对于引力相互作用,并没有深刻的了解。照搬人们在太阳系中总结出的引力规律,计算的结果,显示出了对星系运动规律的迷茫,导致了寻找“宇宙暗物质”的错误结论。简单的指正这种错误往往是徒劳的,不妨把它换成另一个简单的问题:月球在地球引力的作用下,是否会最终落入地球?谁能给我一个简单明了的答案!
要证明专家在这方面的无知,似乎不需要多么复杂的论题。“激光光镊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医学研究,用激光束聚焦的方法可以克服地球的引力随意移动生物细胞,此时地球的引力似乎不存在了。用我的能够解释“宇宙暗物质”的引力理论,可以毫不费力地证明:激光焦点所产生的引力,大于地球对细胞的引力,两种引力的微观机制是一样的。类似的事例:朱棣文教授发明的激光冷却技术,也是引力作用的具体表现。是引力把你牢牢地粘在地球上,还是引力——激光束产生的引力,把原子粘住,使它不能随意运动,从而达到了冷却原子的目的。我的理论另有牢固的理论基础,详细阐明之,需要大量的篇幅。
如果我能早日发表整套理论,诺贝尔奖就一定不是朱棣文的了,只可惜我没有获得发言的机会。专业刊物的门槛,令我这样艰苦谋生之余的探索者,难以逾越。指责我不事先预言吗?不!我也有预言,发表在成都大学出版社1993年出版的《宇宙全息探索》中,标题为“因果关系与必然”。肯定没有几人看过这篇我唯一公开发表的文章,这也是我不再寻求自费出版的原因。在那篇不足六千字的短文里,我明确预言了:能量低于阈值的光子,也可发生“光电效应”,就象吹蜡烛一样。当单独吹总吹不灭时,很多人同时吹即可奏效。这属于医学上也很常见的“全”或“无”现象。这个贴切的比喻可视为六年后才被实验证实的“多光子光电效应”发生机理的哲学注解。这一机理透露出了光子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关系以及超乎想象的短时瞬间作用。这些恰恰是量子物理学极力回避的关键问题,他们不愿承认微观世界也存在能够被人理解的因果关系。他们 对介于10的(负35次方)米和10的(负20次方)米尺度之间发生的故事,丝毫不感兴趣,对古人不用显微镜也能预见出原子的那种哲学能力嗤之以鼻。其实人们现在谈论的原子并不是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预言中的原子,就像哥伦布当初发现的并不是预想中的印度一样。找到真正的原子,还有一段艰苦的历程,而不是哲学家的预言错了。
对当代物理学家卓越的计算能力给予恰当的评价是必要的。围棋也需要精确的计算,那是在正确的战略观之下才有意义。只精于局部计算而忽略全局的人(当代理论物理即是如此),是永远也下不好围棋的。世界上最先进的计算机,也远远不敌普通的围棋国手。所以,千万不要以为:方程式或更先进的计算物理学,就可以主宰物理学的全部。连著名的物理学大师费曼穷极一生都没闹明白:为什么物理学的问题都可以借助于计算来解决。答案其实非常明确:任何简单的、能够确定的问题,都可以计算;甚至有复杂物理之称的混沌、孤子解也可以通过计算;但人们应该面对的,是更多的、不确定的物理过程,是任何计算方式也解决不了的复杂问题。量子物理学能够计算原子、电子,并且享有“十三位有效数字”的美誉,完全是因为这些微观粒子都遵守“对称”规律,而对于“对称”之前普遍存在的“破缺对称”,如质量的产生,仅靠局部计算是无法解开谜团的。根据我的理论,寻找希格斯粒子完全是一场闹剧。物理学家或许也乐于承认:计算不是万能的,因为绚丽多彩的生物世界,很少有能用到方程式的地方。是因为不能用吗?不,是因为了解;因为人们深刻了解生物的机能,并不取决于方程式!也许有人认为这种说法有点夸张,我有意这样夸张的,意图引起人们的关注:对于人们不了解的事物,哪一样不是统计学在里面掺和呢?即使对于生物的研究,从孟德尔的遗传规律,到寻找病因的流行病学,莫不如此!量子物理学更是把统计学的作用抬到了天上,实际的原因只是因为他们对微观世界还不够了解罢了。量子物理学不愿深究微观世界变化原因的做法,实质上是把探讨引力相互作用微观机制的答案,关在了门外!
这就不要怪我这个门外汉,白捡了便宜呦。类似的好事在上一世纪的爱因斯坦那儿出现过一回,虽不算特别的难,也不是特别的易!
请容我慢慢展开论述
,理解这样的理论没有足够的耐心是不可能的。回味一下爱因斯坦相对论的历史遭遇,或许就会赞同这一说法。还会有很多的预言,只是若没有理论的支持,您一定会认为我在胡言乱语。
《待续》
《待续》
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力,未经授权使用将追究法律责任 版权说明
© Copyright Authors
物理科学探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