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科学探疑-网友天空-系统观点-陈寿元-惯性定律的唯物辩证思考
wytk-1.gif (489 字节)

惯性定律的唯物辩证思考

陈寿元
(山东师范大学,250014, 济南  chensy@beelink.com)

摘要 牛顿力学体系的基础是惯性定律,牛顿和伽利略对它的解释不能令人满意。以客观事实—天体运行和地面上物体运动为依据,对惯性定律的合理性、客观性、真理性提出质疑。.

关键词 牛顿力学;运动与静止;惯性定律。中图分类号 A 04


 
1 牛顿力学体系

    牛顿建立由三个运动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构成的力学体系,这标志着近代科学形成,是科学的基础。但也不能形而上学的背诵。对其合理性、自然性、真理性进行唯物辨证的思考。只有批判的吸收,才能给予发展。牛顿第一定律把物体匀速运动和静止等同,混淆运动与静止的关系。尽管运动与静止在科学上都是相对的,但是也应该是有区别的。


(1)    牛顿力学公理体系定义[1]

      定律Ⅰ:每个物体都保持其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除非有外力作用于它迫使它改变那个状态。

    定律Ⅱ:运动的变化正比于外力,变化的方向沿外力作用的直线方向。

    定律Ⅲ:每一个作用都有一个相等的反作用。

    万有引力定律:两个物体的引力与质量的乘积成正比,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2)牛顿力学模型的实证及作用

    牛顿综合出万有引力,已被实验证实;地球成扁平状,1735年,法国国王派人测量到;哈雷彗星的返回得到证明;用它发现了海王星和冥王星。目前天文观测和卫星发射,以牛顿力学为基础。

(3) 无法解决的主要问题

A、 行星绕太阳作公转运动,除了遵守万有引力定律外,还具有同向性,轨道共面性,公转周期都大于太阳的自转周期;大部分卫星公转运动也具有类似的特征。牛顿对此无法解释,最后归结为上帝的安排[2]。利用该模型的其它的演化说,大都把太阳系主要特征,归为不能验证的、无法重复的初始条件或偶然事件,这比归结为上帝的安排好听一些。

B、引力波问题

C、模型中没有历史性的思想,它与生物进化论、热力学第二定律相矛盾。而在牛顿力学方程中,没有体现时间单向性[3]。

(4)对于电磁学,静止电荷被电场包围,运动电荷还被磁场包围。物体运动和静止为什么就一样?磁场发生相对变化时,在周围的空间要产生感应电场;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时,为什么没有感应引力?

2、惯性定律为什么是正确的?

    爱因斯坦讲的好:“任意次实验都不能证明我是对的,但只要一次实验就能证明我是错误的。”牛顿力学确实已被无数次观测或实验证实,但并不能证明该理论就是永恒不变的真理。因为证实仅仅为该理论的合理性、自然性、客观性提供了更多的支持,得到更多信任,证实可以否定一个理论的真理性,却不能完全证明理论的真理性。科学史上,有许多的已被否定的理论实例,都曾似乎是永恒的真理。因此,尽管人们认为牛顿力学非常正确,我们还是要问:惯性定律为什么是正确的?它是自然规律吗?

    牛顿对惯性定律说明:“抛射体如果没有空气的阻力或重力向下牵引,将维持射出时的运动。驼螺各部分的凝聚力不断使之偏离直线运动,如果没有空气的阻力,就不会停止旋转。行星和彗星一类较大物体,在自由空间中没有什么阻力,可以在很长的时间,保持其向前的和圆周的运动。”牛顿并没有给出令人信服的解释。匀速直线运动与静止为什么就一样?为什么就不会存在一个与速度有关的场?阻力的存在是客观的,不随人们的意念而变化。牛顿认为“如果没有阻力”,阻力就会没有。有谁证明太空中就一定没有阻力?阻力的存在为什么就不是客观的、普遍的规律?

    按第一定律得:静止和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混为一谈。物体仅靠初始动能就能永远运动下去!可以运动到无限远处!行星又是这样永恒不变这样运动着,那么行星一开始是如何运动的?牛顿只好求助上帝的推动。这说明牛顿力学有它非常成功的一面,也有无法克服的困难。

(1)第一定律仅是一种条件假设

“一个物体,如果不受力的话,它将保持原来静止或匀速运动的状态;”
一杯热水,如果不散热的话,它将保持原来的温度状态;
一个人,如果长生不老的话,他将永远活在人们中间;
一个带电体,如果匀速运动与静止一样的话,电流将不产生磁场;
宇宙红移,如果不是多谱勒效应引起的,大爆炸就是错误的。
那个让牛顿领悟出万有引力的苹果,如果没有重力作用,就不会落到牛顿的头上。
恋人们的语言就更有想象力,也是符合逻辑的:
如果你是沙漠,我愿是清泉,湿润你的心扉。
如果你是风筝,我愿是蓝天,任你飞翔。
如果你是一只小鸟,我愿是一棵大树,给你一个绿色的家。
如果你是小鱼,我愿是河流,任你遨游。

    上面语句的逻辑推理是一样的,牛顿的话就是“第一定律”,别的话大多是与客观事实相反的假设。这显然是不公平的。我们认为:牛顿第一定律也仅是一种条件假设,这是因为:第一它没有理论证明;第二没有实验证明;第三自然界中不存在这种现象,它仅是“一个物体在桌面上运动,桌面越光滑,物体运动越远”这一现象的逻辑推理。恩格斯讲的好“原则只有在符合自然界和历史的情况下才是正确的”。逻辑上符合的,或数学上符合的,不一定符合自然或客观事实。理论只有符合客观事实的,才是规律,才具有真理性。

(2)伽利略对惯性定律的解释

    牛顿的第一定律来自伽利略的惯性定律。伽利略接受哥白尼提出日心说后,行星绕太阳作严格的圆周运动。为了解决运动的地球上物体的运动问题。引入的惯性定律,支持该定律的两个实验,小球在斜面上滚落到水平板上,(如果不考虑阻力或者没有阻力)小球在水平板上将永远运动下去。另一个实验,自由落体在匀速直线运动的船上,和与船在静止时的相同。在“关于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中,用理论实验来阐述惯性定律的思想:“设想把你和你的朋友关在一只大船的舱板下最大的房间里,里面招来一些蚊子,苍蝇以及诸如此类有翅膀的小昆虫,在拿一只盛满水的大桶,里面放一些鱼;在把一只瓶子挂起来,让它可以一滴一滴把水滴出来,滴入下面的放着的另一只窄颈瓶子中。于是,船在静止不动时,我们看到这些有翅膀的小昆虫 如何以同样的速度飞向房间各处;看到鱼如何毫无差别的向各个方向游动;又看到滴水如何全部落到下面所放的瓶子中,而当你把什么东西扔向你的朋友时,只要你和你的朋友距离保持一定,你向某个方向扔时,不必比向另一个方向要用更大的力。如果你在跳远,你向各个方向会跳的同样远。尽管看到这一切细节,但是没有人怀疑,如果船上情况不变,当船以任意速度运动时,这一些应照样发生。只要这运动是匀速的,不在任何方向发生摇摆,你不能辨别的出上述这一切结果有丝毫变化,也不能靠其中的任何一个结果来推断船是在运动还是静止不动。这种等价关系产生的原因是,船的运动是船中一切事物也包括空气在内的所有的,我的意思是假定这些事物都被关在房间里….”

    在伽利略封闭的船舱里,确实无法判断船相对地面是静止还是匀速运动!但是,从另外角度讲:

   (A)船相对地面是静止还是匀速运动是否可知?船长一定有方法知道船的运动状态;甲板的人一定能判断船运动状态;船以外的人也可以判断出船的运动状态;如果该船是由人力拉纤的,那么纤夫更能知道船的运动状态。其他人都知道船是静止还是匀速运动,仅有在伽利略封闭的船舱里的人才不知到。

    (B)没有观测到的事件是否不发生或不存在呢?如掩耳盗铃---自己听不见,就认为铃不响,自己听不见,别人都听不见;两眼紧闭的人,什么也看不见,就认为四大皆空,其他人都看不见;盲人看不见太阳,太阳是否就不存在呢?如果把一个出生不久的小孩,放在一个封闭的大箱子里,与外界全部隔离,若干年以后,连自己是谁也不知到,就断定宇宙就是箱子?在伽利略封闭的船舱里,测不到船匀速运动与静止的区别,二者就真的没有区别?

     (C)电磁学实验

    在伽利略封闭的船舱里,做各种电磁学实验,也测不到船匀速运动与静止的区别。是否断定电磁运动符合伽利略变换,与速度无关。然而电磁学实验表明:带电体产生与速度有关的磁场。运动电荷被磁场包围。电磁运动不符合伽利略变换,符合洛伦兹变换.

    惯性定律如果是真理,它应该具有客观性和唯一性。伽利略和牛顿观测到静止和匀速运动等效,许多人从其它角度观测到不同。它的真理性值得怀疑!

    伽利略说:“在匀速运动的车(船)上,和在静止的地面上,没有感觉什么区别。总结为惯性定律:力与速度无关”。

    牛顿曰:“对。当车开动时,有向后倒的感觉;突然刹车时,有向前倒的感觉;力仅与动量的变化量成正比。车跑的快与车跑的慢,都一样;拉的多与拉的少都一样。”

    亚里士多德答曰:“二位先生,只知道坐(船)车的感受,从不知拉车的苦。车跑的快,与车跑的慢,能一样吗?拉的多与拉的少能一样吗?拉车者都知道:拉的物品多,拉力就大,拉的物品少,所用拉力就小。跑的快,用力大。拉力为零,车不动。拉力与物体的动量成正比。都讲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你们下来拉车试一试,再讲话。热能要耗散,电磁能也要耗散,为什么动能就保持不变。如果车(船)的动力系统停止运行,车船还能匀速运行乎?”

    总之,牛顿和伽利略对惯性定律的解释,难以令人信服。为此客观事实---天体运行及地面上物体的运动为依据,探讨运动新模型。

3、探讨新的运动模型

       亚里士多德运动论:运动和运动者:“一切被运动的事物都必然是被某物所运动的”。物体运动必须有推动者,自推动或它推动。换句话说,物体匀速运动也要耗散能量,自己提供或它物体提供。

    恩格斯运动观:“运动应当从它的反面,即静止中找到它的度量”。静止是相对的,是指事物在一定的条件下的相对稳定和平衡状态,是物质运动过程中的一种特殊形式。不能正确认识静止,也就不能客观的研究运动。

    物理意义上讲,度量运动必须先定义静止,即选取参照物的准则是什么?

    静止的定义:在一个封闭的体系内,若有一个物体,受到其它物体的相互作用,没有观测到它发生运动,就是静止。用它来度量体系内其它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合理的,也是客观的。相对与它,空间位置发生变化的物体,称为在相对运动;空间位置没有发生变化的物体,在相对静止状态。体系内凡静止的物体都可以作为运动物体的参照物,用它们来度量运动是等价的。

    通常人们在不同的研究范围内,静止物体的选取是有区别的。如(1)讨论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时,在地球为主的体系内,该体系内的各种相互作用,并不能使地球发生可观测到的运动,我们认为地球是静止不动的,相对与地球静止的物体都可以作为描述运动物体的参照物;(2)研究行星运动时,在太阳为主的体系内,该体系内的各种相互作用,并不能使太阳发生可观测到的运动,我们认为太阳是静止不动的,它可以作为描述行星运动的参照物;(3)研究银河系物体的运动时,我们认为银河中心是静止不动的,可以作为描述运动物体的参照物;(4)在匀速运动的车(船)为主的体系内,该车(船)内的各种相互作用,并不能使车(船)发生可观测到的运动,我们认为车(船)是静止不动的,相对与车(船)静止的物体都可以作为描述车(船)内运动物体的参照物。因此,在匀速运动的车(船)上的乘客是静止的,是车(船)相对地面在匀速运动,并非乘客在运动。

    定义Ⅰ:具有相同速度和加速度的多个物体,互为相对静止;以相同角速度和角加速度,绕共同轴转动的多个物体,互为转动相对静止..

    地面上许多物体以相同自转速度和公转速度随地球一起自转、绕太阳公转运动,处于与地球相对静止的状态;月球总是一面朝着地球,绕地球做公转运动,站在月球上看地球,地球的位置没有变化,这种静止称为转动相对静止。天文观测结果:几乎所有自然卫星总是一面朝着其行星,做公转运动,都处于转动相对静止状态。

    定律Ⅰ:物体的自然状态是相对静止,处在自然状态的要保持,未处在自然状态的要恢复之[5].即:如果物体未在相对静止状态,不论与周围物体是否接触,都要受其阻碍作用,损失动能,趋向于相对静止状态,又称为万有阻力定理[4].

    迄今为止,没有人发现地面上处于与地面静止的某物体,无原因的发生与地面的相对运动;自然事实说明物体有保持相对静止状态的属性;地面上所有相对运动的物体都要受到阻力的影响,这是不争的事实.天体运动作用机理与地面物体是相同的---也都要受到阻力作用.如地球的自转长期减慢;火卫一正在下落;中子星的自转周期是缓慢增加,其绕转周期是缓慢减小.如果地面上物体发生相对与地面的运动,要受到阻力作用,回到与地面的相对静止状态。如果匀速车(船)里的物体,发生相对与车(船)厢的运动,要受到阻力作用,回到与车(船)厢的相对静止状态。自然现象表明物体有恢复相对静止状态的属性;

定义Ⅱ:在相对静止状态的物体,相互吸引的作用力,称为静(万有)引力.

定律Ⅱ:万有引力与两物体的质量乘积成正比,距离平方成反比.牛顿早已用行星运动证明万有引力定律的正确性.

定义Ⅲ:运动物体产生与速度有关,恢复相对静止,符合洛伦兹变换的场,称为U—场[5].

定律Ⅲ:U—场场强与动量成正比,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取速度方向[1].外力使运动或U-场发生相对变化,符合牛顿第二定律.

    行星运动的公共特征:①行星公转运动沿太阳的自转方向;②行星轨道面几乎在太阳自转的赤道面上;③行星的公转周期都大于太阳的自转周期(太阳的自转周期:赤道处是25天,高纬度处是35天).④大部分(约占总数的80%)卫星的公转运动也具有类似特征;⑤行星快速自转,所带卫星就多,没有一个在行星赤道面上的逆向卫星.通过U-场的理论,这些特征得到更合理的解释[1].

定义Ⅳ:运动或U-场发生相对变化,产生的感应量,称为感应引力.

定律Ⅳ:感应引力与运动或U-场变化率成正比,其反作用总是阻碍原变化.

1995年,2001年和2002年的日食发生时,都测量到日食期间重力异常减小的现象是对感应引力定律的验证.

定义Ⅴ:引力场发生相对变化,产生的感应场,称为感应U—场.

定律Ⅴ:感应U—场与引力场的变化率成正比,其反作用总是阻碍原场变化.

定义Ⅵ:变化的引力场和变化的U—场相互激发产生的波,称为引力波.引力波性质:以光速传播,符合洛伦兹变换,类似于电磁波方程.

    该模型的期望作用:①行星和卫星运动及轨道的演化趋势,推理与现象吻合;②.Neumann-Zee liger佯谬,Olbers佯谬可以克服;③.宇宙红移,可以合理解释,无需大爆炸;④.可以处理天体运动及地面物体运动;⑤.感应引力、引力波;

    该模型的包容性:①.简化回到牛顿力学;②.与相对论不矛盾;③体现亚里士多德运动观的合理内核;④.体现唯物辨证关系: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的,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还可以转化。

4讨论及说明

    天体运动产生的U-场很弱,只有长期作用,才能有比较明显结果。如果太空中不考虑或不计与速度有关的场的作用,外力使运动或U-场发生相对变化,短期内计算天体运行,符合牛顿力学;相对静止论模型就是牛顿力学的发展和扩充。

    相对静止论模型的U-场,感应引力,引力波等概念是否真实,一定要经过实验和天文观测的验证。目前多项推理与天文现象吻合,仅说明该模型能解释许多自然现象比目前的其它模型更容易而已。一个理论体系由若干条范畴或定义、定律或规则构成,对具体命题可用体系定义或定律予以证明。体系的定义或定律往往难以逻辑证明、理论推倒,通常用客观事实给予证明。如牛顿力学定律没有人给出理论证明,只能通过事实予以说明。同理相对静止论模型也是有若干条定义和定律构成,其定义和定律的正确性也不能用逻辑或理论推导给予证明,只能用客观事实给予论述。为此恳求专家耐心审阅本文,请勿太苛求。

    在研究过程中,得到李保洪教授、王传魁教授、山东大学马裕民教授,和中国科学院汤克云教授的指导,特此致谢.


参考文献
[1] 伊萨克.。牛顿著。王克迪译。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宇宙体系[M]。武汉出版社1992,5:13~14
[2]伊萨克.。牛顿著。王克迪译。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宇宙体系[M]。武汉出版社,1992,5:550
[3]关士续等。自然辩证法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5。49~52
[4]陈寿元.相对静止论的推理及验证[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版),2003,18(1):113~115
[5]陈寿元.相对静止论[J].山东大学学报(工学版),2002,32(4):396~400

wytk-2.gif (489 字节)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力,未经授权使用将追究法律责任 版权说明  © Copyright  Authors
物理科学探疑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