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科学探疑-物理新战线-苏门答腊岛地带地震周期规律的异常延期和南极冰川融化对地震的影响
wytk-11.gif (489 字节)

苏门答腊岛地带地震周期规律的异常延期和南极冰川融化对地震的影响

志勰

简介:2012-2014年间的亚洲地震异常,对600km8.2级深源地震和2014年4月密集频发的7次大震动力因果分析,其原因来自于地球内部压力减小,南极、格陵兰岛冰川融化,地球在发生塌缩的过程。探讨了冰川融化、地球内部压力和诱发地震的关系。


一、引言

      在半年前曾发过“2012-2014年亚洲地震存在两点异常”①,文中提到“两点异常为一定的变数,不排除对亚洲地震现状发生一定的改变”。这两点异常不幸被言中。

     两点异常分别是:

   第一点鄂霍次克海2013-05-24日发生M8.2(震源深度600km),其异常的表现是震源深度600千米深度震级竟达8.2级,是有记录历史以来的首次。

   第二点是2014年4月频繁发生密集的地震,大于等于7.0级的地震在一个月之内发生七次之多,这点是很少见的,大于等于7.8级地震一个月发生三次之多,这点也是非常少见的。

   两点异常一个是地震深度上的地震级别,即延伸到地球内部深度的程度,地壳600公里以下的深度上发生8.2级地震。我们知道,地壳的平均厚度只有17km,即便是高原高山的厚度,较深的也是在70km左右,600km的厚度说明什么?说明不是普通的地壳位置,它是处于板块之间相互作用区域,只有在这样特点的作用区域,才会存在几十倍地壳平均厚度深度地震的可能。否则没有地震的条件。在本次地震近1年后的2014年4月,发生第二点地震异常,一个月较短的时间内,发生大于等于7级以上地震达到7次,其中3次是大于等于7.8级的超级地震。

   两点异常事件的本身具有关联性,地下600km深度的大地震,使地表应力加强的趋势,而不是普通的常规地震,地震后释放地壳应力,应力累积减弱的趋势,600km深度的地震反而是使地壳应力加强的趋势。它意味着地壳的本身对应力支撑减弱。而第二点异常似乎是对这个600km深度的地震的一个因果应验。

    在“2012-2014年亚洲地震存在两点异常”提到“不排除对亚洲地震现状发生一定的改变,比如时间“周期”,......全球地震剧烈的最主要区域是否仍然位于亚洲......”,在该文中写到“未来四个月或更长的时间将会给出答案”。现在已经到了这个时间,而这个答案也已经逐渐明朗!

    下面我们来看这个因果过程。

     在近几年提到当前的地震规律中多次提到二十一世纪以来的地震规律,甚至给二十一世纪以来的地震划到一个地球地震的新阶段。主要依据就是这十多年来的地震规律,见下表:  

苏门答腊岛地区大震

苏门答腊岛以北北区域的大震的关联地震

2000-06-05    M7.8       苏门答腊南部
2000-06-18    M7.8      印度洋
2001-01-26     M7.8      印度
2001-11-14     M8.1     新疆青海交界(新疆境内若羌)
2002-11-02    M7.8      印尼苏门答腊北部海中 2003-09-26     M8.0     日本北海道地区
2003-09-27     M7.9      俄、蒙、中交界
2004-12-26    M8.7      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西北近海
2005-03-29    M8.5      苏门答腊北部
2005-10-08     M7.8      巴基斯坦
2006-04-21     M8.0      堪察加半岛东北地区
2006-11-15     M8.0      千岛群岛
2007-01-13     M7.9    千岛群岛
2007-08-09    M7.8      印尼爪哇岛以北近海
2007-09-12    M8.5      印尼苏门答腊南部海中
2007-09-13    M8.3       印尼苏门答腊南部海中
2008-05-12     M8.0      四川汶川县
2010-04-07    M7.8      苏门答腊北部 2011-03-11     M9.0      日本本州东海岸附近海域
2012-04-11    M8.6    苏门答腊北部附近海域
2012-04-11    M8.2    苏门答腊北部附近海域

2013-05-24     M8.2      鄂霍次克海(震源深度600km)
2013-09-24     M7.8       巴基斯坦
2014-06-24     M7.9     拉特群岛(未曾在亚洲区域)

???????

     苏门答腊岛发生地震间隔的时间是2-2.5年左右的时间,从2000年到2012年年间都是这个时间规律(2007年9月13日到2010年4月7日虽然超过两年半的时间,但未曾达到2年7个月,对于大概的时间区间规律而言,应该允许一点点误差的)。从2012年4月11日到现在(明天),已经达到2年9个月的时间,那么这个时间段已经超出了两年半的时间三个月。时间规律已经很明显超出了。两年到两年半的时间周期也就是24个月到30个月,超过3个月也就超过了十分之一的时间。这很有必要要重新考虑原来的地震动力模式了。

二、地壳板块运动动力模式

    1、板块作用的特点

      地壳板块运动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在以前的文章中零散的讨论过这个问题,可参见②,板块运动的动力比较复杂,但追根朔源,最初始的主动力来自于地球自转的本身以及地球自身的万有引力。地壳的质点在这个合作用力下,则存在从南北极向赤道运动的趋势。板块的地壳是分布不均匀的,不同地区地壳的地质结构千差万别,这形成异常复杂性的特点。但从大陆和海洋地壳的厚度上,大陆的平均厚度33千米,海洋的厚度平均几千米,可以大致判断,陆地地壳的力学结构构成地球表层的骨架,是地球表层结构的主要力学支撑。

      海洋地壳和大陆地壳在地球引力和地球自转的离心力作用下,每一个质点都存在向赤道移动的力。地壳的质量从整体而言是相对稳定的,那么这使地壳运动的原始驱动力也是相对稳定的。像大陆,地壳厚度较厚,少数高原、山地地区甚至达到70千米,厚度不同,就形成该地区地壳的质量不同,不同地区则形成较大的运动趋势力。海洋地壳较薄,大部分几千米的厚度,则形成较弱的运动趋势力。另一方面,山地丘陵等地质结构走向的不同,使地壳的这种趋势运动力以板块构造为特征的作用特点。

      对于一个板块,在某个历史特定时间区间里,没有发生导致整个板块变化大的分裂,那么仍然可以看做以整个板块体特征的作用特点,我们仍然可以把它当作一个板块,看作相对稳定的作用。即便板块内部发生大的地震,导致板块较大的分裂,但并不影响整体对外作用的特点。作为整个板块而言,其整体对外作用仍然可以看作稳定的作用。

      另一方面,我们虽然将地壳划分成六个板块,但六个板块的任何一个板块都不是完整的一个个体构成,而是由不同的小的板块组合而成。小的板块则是由不同的地质厚度、不同的地质构造、不同的结构特点组合而成。这些小板块,在大板块没有发生大的板块分裂之前,都可以看作相对稳定的作用体。

      虽然所有板块都存在向赤道运动的趋势力主导的运动和作用,但这六个板块都不是规则的,板块与板块之间单一的作用,甚至板块与板块之间的作用和板块内部之间的作用错综交织。这些特点依赖于板块的地质结构和作用结构。

    2、板块运动的动力处理

     由于整个板块的质量、结构可以当作相对稳定的看待,运动的趋势力也可以看做相对稳定的特点,那么在趋势力的作用驱使下,板块之间、板块内部则会发生相对稳定的位移。除非板块的质量或者结构不能当作稳定的看待。在没有发生大的结构性变化之前是可以这样处理的。这一点可以应用于板块之间、板块内部相对稳定的平衡期。只要符合这个特点,板块的位移都可以当作常量看待。同时,板块与板块之间,板块内部的之间的位移,可以采用某种规律或者某种公式来近似描述。(这是最简单的一种模式,后面还要谈到一种周期性)如图:

t01.jpg (50011 字节)
图一

       对于上面的分析方法我曾在2010年到2012年间做过观察,由于一定的原因并没有完成。对一些地震事件符合的并不好,这里面有分析方法的问题,也有对地质结构和板块应力了解不够的因素,随机的观察我国境内4级5级6级地震对应图中3地区2地区和1地区的深源地震事件,60多次的事件对比分析中,符合的不足十分之一。具体的做法是,当我国境内发生一个地震事件A,之后的某段时间,3、2、1地区某一地区发生一次地震A1,两者所间隔的时间为某一特定的时间,当下一次我国境内再次发生类似地震事件B,3、2、1地区间隔同样的某一特定时间发生和A1相类似地震事件B1,我把这种方法称作,应力时间平移。

      我国发生的地震事件是应力相对的起点,记录触发时间的源点,3、2、1地区的深源地震,是应力相对的终点。而相应的从1、2、3区域作为记录地震事件发生的时间点,以相逆发生的时间过程作为经验时间推断我国境内发生地震的时间,其中1区域作为主要观察的区域,深源地震为大于等于400km的地震。从2008年的我国汶川地震时间和1区的关系,采用倒推方法判断我国2011年以后京津冀地区会有一次大于等于7.8级的地震。地质应力的趋势有些吻合,南黄海地区也出现5级的征兆性地震,但并没有发生③。反而是在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311地震,该地震不是发生在我国境内的南北主应力线上,也没有发生在主应力线和东部侧向支撑应力之间的剪切应力区域上,而是发生在亚洲和太平洋板块作用的边沿(测向应力支撑线上)。对于地震预测,一点应力的终结点对应多个应力的源点是不好预测的。

      忽略掉地表地震作为地震记录的源点和深源地震的时间过程因果关系,而单纯的从应力传递和积聚过程导致的地震过程来看,将超级大地震的时间排序,则发现了亚洲地震21世纪以来的非常特有的规律性。④这个结论规律被很长的一段时段内认为是很荒唐的结论。那时候从意识里是否认地震具有周期规律性的。而苏门答腊岛地区的超级大地震的规律性是如此之强,从21世纪以来,基本上每隔两至两年半的时间必发生一次或多次超级大地震。那时是不愿意正视这个规律的。因为即便是我国境内的主应力线上的应力趋势可以当作常量看待,移动速度可以当作均衡看待,但是苏门答腊岛地区的应力支撑随着每一次大地震的碎裂过程,怎么可以仍然具有常量呢?这层因素之外,即便亚洲东部主应力测向支撑随着每一次移动,其对侧向支撑会随着应力增加而支撑会逐渐加强。又怎么会导致主应力线上的趋势力当作常量看呢?似乎理论上都行不通。后来考虑亚洲的应力趋势总量改变了这种看法。亚洲面积为4457.9万平方公里,平均高度为0.95km,以陆地平均地壳厚度为33km算,那么其体积达到14.7亿立方公里,考虑到应力交接边界和厚度,实际的体积要远远大于这个这个数字,比如我国境内的吉林珲春市地区的深源地震,深度就达到560km深度。青藏高原地区,其深度也达到70km。即便按平均保守这个数字算,那么亚洲地壳的质量也达到1020数量级吨以上。这样级别的质量在万有引力和地球离心力所形成的趋势力,是不可抗拒的。地球的板块应力支点地区地震的深度达到几百公里以下,最深的地震大洋洲东部的库克群岛一带的地震则可以到781km的深度⑤,才抵御如此强大的动力。(上图中的1区域就是这一带)

     如果这些动力所推动板块运动是不可抗拒的,那么在应力区域活动带上,或者说应力传输带上,某个相对稳定的阶段,可以当作常量看待。一直到超级大地震改变这种相对的平衡。要么发生应力末端的超级大地震,使应力支撑减弱,要么侧向应力末端支撑发生超级大地震,使侧向应力分流。改变原有的应力状态。当然这些改变都是相对应力流速而言。阶段不同,应力流速也不同。就拿21世纪这十几年,根据苏门答腊一带超级大地震发生时间的规律性来说,亚洲的应力流速就是相对稳定的一种时期。

3、印尼苏门答腊一带地震周期规律的改变

    苏门答腊一带地震周期这次延长3个月,是不是可以看作亚洲应力状态改变还有待观察,至少目前不能下这个定论。一方面是第一点异常鄂霍次克海2013-05-24日发生深度600km的M8.2级地震是否已经改变亚洲板块的应力结构,使侧向应力支撑减弱,而这一点由于2011年在亚洲东部发生日本311大地震,该区域应力支撑同样减弱。末端的支撑减弱则使我国境内的侧向剪切应力加强。这一点使主应力线不变甚至还有加强的趋势。另一方面是第二点异常和苏门答腊应力直接关系的巴布亚新几内亚和所罗门群岛附近海域在2014年4月份的四次强震,使苏门答腊应力增强,南太平洋的大地震,会减弱东部太平洋和亚洲板块的应力作用,而从我国境内云南的地震情况没有改变来看,这种趋势是成立的。如果我国境内的地震活动偏少,级别偏低,那么才说明苏门答腊一带应力异常。我国境内是正常地质应力活动。

      这是从应力的趋势来看。仍然不能下印尼苏门答腊一带地质应力改变导致地震周期规律的改变这个结论。对于时间周期上延期三个月是否是短期的异常,甚至还要延期,这一点时间周期的改变已经成为铁的事实了。而十四年来两年至两年半的时间里,所罗门群岛在2000年11月16日发生的M7.8级地震,2007年4月2日发生的M7.8级地震,苏门答腊岛一带的地震时间周期都是接近2年6个月(两年半),其在这个周期的时间以内。2012年之后的周期在延期三个月后的今天,苏门答腊岛一带仍然没有发生大于等于7.8级的地震,这点时间明显延迟。延迟的原因似乎采用亚洲应力为常量是不好解释的。因为并没有特殊的事件来导致苏门答腊岛一带的应力活动发生改变的前提。解释的关键就在于2012-2014年间的两点地震异常是什么原因导致的了!这点很有必要!也是地震事件周期延长解释的关键!

    通过如上,苏门答腊岛一带地震时间周期规律的改变存在如下的疑点:鄂霍次克海(震源深度600km)8.2级地震之后,亚洲东部的侧向应力支撑减弱,这点应该导致主应力线上应力加强,2012年苏门答腊地区大于等于7.8级地震之后,应该缩短地震时间周期,而不是使时间周期延长。2014年4月份巴布亚新几内亚和所罗门群岛附近海域的四次强震,在该月大于等于7.0级地震发生7次,非常频繁。这些特点说明,地壳的应力活动是加强了,反而地震的时间周期不是缩短而是延长。这不符合应力分析过程的规律。一定有其它的原因!而对这些进行应力解释,两点异常则成为重要的关键。

三、地壳板块运动动力模式忽略掉的新成份

    1、关联性地震可能导致苏门答腊一带地震周期异常的情况

     南太平洋的大地震对苏门答腊地震周期有多大的影响,这点也是我们需要关注的,我们来看一下近14年以来南太平洋大地震和苏门答腊大地震时间的相关联的特点。见下表,数据来源中国地震台网中心⑥

发震日期 发震时刻 纬度(度.度) 经度(度.度) 深度
(km)
震级 参考地点 苏门答腊大地震间隔时间 南太平洋大于等于7.8级地震发生次数
2014-04-13 04:14:39.2 -11.3 162.2 30   M7.8 所罗门群岛附近海域 ??? 1
2013-05-24 13:44:49.2 54.9 153.3 600   M8.2 鄂霍次克海
2012-04-11 18:43:12.4 0.8 92.4 20   M8.2 苏门答腊北部附近海域
2012-04-11 16:38:36.5 2.3 93.1 20   M8.6 苏门答腊北部附近海域 2年4天 0
2010-04-07 06:15:01.0 2.4 97.1 33   M7.8 苏门答腊北部
2009-09-30 01:48:15.3 -15.5 -172.2 33   M8.0 萨摩亚群岛地区 2年6个月25天 3
2009-07-15 17:22:32.4 -45.7 166.4 33   M7.8 新西兰南岛西海岸远海
2009-03-20 02:17:37.4 -23.0 -174.7 10   M7.9 汤加地区
2007-09-13 07:49:06.4 -2.5 100.9 15   M8.3 印尼苏门答腊南部海中
2007-09-12 19:10:23.9 -4.4 101.5 15   M8.5 印尼苏门答腊南部海中 2年5个月15天 2
2007-04-02 04:39:55.0 -8.5 156.7 15   M7.8 所罗门群岛
2006-05-03 23:26:33.8 -20.0 -174.2 15   M7.9 汤加
2005-03-29 00:09:34.6 2.2 97.0 33   M8.5 苏门答腊北部
2004-12-26 08:58:55.2 3.9 95.9 33   M8.7 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西北近海 2年1个月24天 0
2002-11-02 09:26:13.7 3.1 96.1 33   M7.8 印尼苏门答腊北部海中
2000-11-16 15:42:15.4 -3.8 153.9 0   M7.8 所罗门群岛 2年4个月27天 1次
2000-06-05 00:28:25.4 -4.7 102.2 33   M7.8 苏门答腊南部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在苏门答腊岛发发生大于等于7.8级地震的时间周期间隔中,南太平洋发生大于等于7.8级地震的次数有很大的关联性,

苏门答腊区域一个大地震周期南太平洋的发生地震次数 苏门答腊区域大地震周期的时间 苏门答腊区域大于等于7.8级地震周期的时间
0 2002-11-022004-12-26 2年1个月24天
2010-04-07至2012-04-11 2年4天
1 2000-06-05至2002-11-2 2年4个月27天
2 2005-03-29至2007-09-12 2年5个月15天
3 2007-09-13至2010-04-07 2年6个月25天

    从上表可以看到,在苏门答腊大于等于7.8级地震地震周期间隔之间,随着南太平洋发生大于等于7.8级地震次数的增多,其周期时间逐渐延长。

    找到这个南太平洋大于等于7.8级大地震会推迟苏门答腊地区大于等于7.8级地震发生的时间规律特点,对于解释苏门答腊地区自2012-04-11之后至今仍没有发生大于等于7.8级地震有一定的意义和关系。今年南太平洋仅发生一次大于等于7.8级地震,对于解释至今2年9个月后苏门答腊岛附近区域仍没有发生大于等于7.8级地震是有一些时间上不吻合的。我们知道2014年4月份发生密集的大地震,见表:

发震日期 发震时刻 纬度
(度.度)
经度
(度.度)
深度
(km)
震级 参考地点
2014-04-19 21:27:59.3 -6.7 154.9 40   M7.6 巴布亚新几内亚
2014-04-18 22:27:29.8 17.6 -100.7 40   M7.3 墨西哥
2014-04-13 20:36:18.3 -11.5 162.1 30   M7.5 所罗门群岛附近海域
2014-04-13 04:14:39.2 -11.3 162.2 30   M7.8 所罗门群岛附近海域
2014-04-11 15:07:22.2 -6.6 155.0 50   M7.0 巴布亚新几内亚
2014-04-03 10:43:15.4 -20.4 -70.1 20   M7.8 智利北部沿岸近海
2014-04-02 07:46:47.0 -19.6 -70.7 10   M8.1 智利北部沿岸近海

  从上表中可以看到,除了墨西哥地震之外,其它都和太平洋有关系。智利北部沿岸近海也是处于南太平洋,临近南美洲。巴布亚新几内亚到是发生在南太平洋,但是级别不够7.8级。从这些似乎到是可以解释2年9个月之后,苏门答腊区域仍没有发生大于等于7.8级大地震的原因。但是只要我们看一下2007年至2010年期间的苏门答腊岛大震周期时间所发生的大于等于7.8级的地震具有5次之多,但时间延迟只有2年6个月25天,距离2年9个月相差两个多月的时间,这仍不能解释。

  南太平洋所发生的大地震可以延迟苏门答腊岛大地震发生的时间周期。即便是2014年4月份所频繁发生的地震,仍不能解释。但是一个新的问题又产生了,如何解释在短期内为何发生如此频繁密集的大地震!采用亚欧大陆作为主动力作为常量向赤道移动来解释苏门答腊地区2012到今天仍未曾发生大于等于7.8级的地震是不足的。如果仅仅是亚欧大陆为主动力推动板块移动,如何解释在在2014年4月一个月的时间里发生7次频繁密集的大地震,大于等于7.8级的地震就有三次,这个解释是不足的。尤其是解释智利北部沿岸近海的8.1级地震和7.8级地震。北美洲未曾发生级别较大的深源地震,并且北美洲的深源地震一直偏少,或者几乎没有。北美洲向下移动的动力不足。而南美洲智利北部沿岸近海地区几乎接近南太平洋的最南端,并且南美洲南端的大陆成南北狭窄长条状。欧洲非洲也未曾在2014年4月之前发生大级别地震。对于2014年4月发生的7次大地震,采用这种单一的板块动力解释同样也存在疑问,就是动力不足。在前面我们说过这个问题,在没有大地震改变趋势之前,或者新的动力模式未曾发现之前,这个趋势力(或者驱动力)应该是常量。2014年4月所发生的地震,采用常量解释不了。在2014年4月之后的2014年6月24日,太平洋北部的拉特群岛发生7.9级地震,这也会画上一个问号。一定存在我们所不知道的动力模式同时在进行!

2、深源地震的疑点

  2012-2014年亚洲地震存在两点异常,第二点异常刚才我们说过了。第一点异常则发生在地下600km的深度。这个深度发生大的板块碎裂采用地表动力作为推动力为常量是需要一个过程的。那么我们就来看一看这个深源地震,源数据参见⑦:(这里数据需要说明一下,在搜索中采用的是1971年1月1日到2015年1月13日的条件,但是搜索结果则是1999-04-08至现在的数据,从1971年1月1日到1999年4月8日之前的深源地震没有记录。这有两种可能,一种可能是,这段时间没有深源地震。另一种可能是1971年1月1日到1999年4月8日之间时间的深源地震没有记录。第一种可能不成立。采用绘图则得到1971年1月1日到1999年4月8日之间有深源地震的记录(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如图⑧:绘图数据只到2014年8月31日。因此,我们这里采用1971年至1999年4月8日作为一个阶段,而从1999年4月8日至2014年8月30日作为绘图数据比较。采用这种划分没有别的原因,仅是搜索数据1999年4月8日之前的数据不存在。参见⑧)

  我们先看绘图数据中的1971年1月1日至1999年4月7日,以及1999年4月7日至2014年8月30日之间的深源地震(大于等于300km)数量的比较,参见⑧:

  1971年1月1日至1999年4月7日(28年3个月6天) 1999年4月7日至2014年8月30日(15年4个月23天)
大于等于7级
地震发生次数
10 11
大于等于6级
地震发生次数
155 119
大于等于5级
地震发生次数
1136 1401

  从上表中可以看到,从1999年4月7日到2014年8月30日,15年4个月23天的时间里大于等于7级地震以及大于等于5级地震的数量要比1971年1月1日至1999年4月7日28年3个月6天发生的地震数量还要多。只有大于等于6级的地震低36次。这只能说明一个问题,深源地震随着时间的后移在快速增加。(另需要特别说明一下,这个表中的数据仅能作为参照,因为和搜索数据有出入,绘图中给出的1999年到2014年数据只有11次,搜索实际的记录达到23次之多)

  这个结论从1999年至现在大于等于7.0级的深源地震⑦中更能看出来。从2008年到2013年,每年大于等于7级的深源地震都发生两次,2002年达到4次。2013年5月24日鄂霍次克海的600km的深源地震竟达8.2级。21世纪以来鄂霍次克海的大于等于7.0的深源地震见下表:

发震日期 发震时刻 纬度
(度.度)
经度
(度.度)
深度
(km)
震级 参考地点
2013-05-24 13:44:49.2 54.9 153.3 600   M8.2 鄂霍次克海
2012-08-14 10:59:37.6 49.6 145.4 600   M7.2 鄂霍次克海
2008-11-24 17:02:57.5 54.2 154.3 520   M7.2 鄂霍次克海
2008-07-05 10:12:05.2 53.9 153.1 610   M7.6 鄂霍次克海
2002-11-17 12:53:51.2 47.4 145.6 413   M7.0 鄂霍次克海

   从上表中可以看到,鄂霍次克海有三次深源地震发生在600km及以下区域。其中地震级别分别为M7.2、M7.6、M8.2。而1971年到2000年所发生的600km及以下的地震只有一次,即:

t09.jpg (22353 字节)t08.jpg (22215 字节)
图二

  发生1994年6月9日在南美洲发生的7.4级地震。从⑦表中可以看到,2000年1月1日到现在,地震级别大于等于7.0级深于600km的地震有5次之多。鄂霍次克海的三次之外,另两次分别是2010-07-24棉兰老岛附近海域震源深度600km的7.1级地震和南亚大海啸之前2004-07-25印尼苏门答腊发生的震源深度600km的7.3级地震。很明显,深源地震的深度不仅仅是数量上增加,而且在级别上也在增加。

   我们必须搞清楚一个关键的问题,这个问题就是深源地震的动力成因。

3、深源地震的分布特点及趋势

     深源地震几乎大都发生在板块的边沿或者说板块之间相互作用的区域。以前曾在地球、科学与人类已经进入到一个特殊的关口之——地质关口(2)⑨探讨过深源地震的成因,那时对于处于地下近800km深度上的地震无法理解,地下几十千米以下通常都是液态的岩浆了。而认为700-800km深度的深源地震采用板块碰撞和地壳的结构相差太远,只能是地球内部所产上的大量气体在地球内部移动上升过程中所产生的空腔模式的地震。现在来看,采用空腔是不能解释的,尤其是鄂霍次克海发生的M8.2这样级别的地震,空腔地震是不能解释的。另一个原因就是所有的深源地震几乎无一例外的全部发生在板块作用的边界,或者板块历史作用的边界,这点青藏高原地区有少数的深源地震。南大西洋和南极接壤地区也有少量的深源地震。如图:

dqkxyrlyjjr-zr01.jpg (8296 字节)
该图为1971/01/01~2010/08/12 年间,0-10级,深度301-1000千米的地震。
图三

   这两个地方的地震很有特点,看起来青藏高原处于板块中间,南大西洋的深源地震则处于海洋中。青藏高原地区1800万年前的隆起,南大西洋直到今天都还在进行扩张的过程。它们都处于曾经的作用边界。

   我们知道,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大于等于7.8级地震,尤其是8.5级以上的地震才到了集中爆发期,在1971-2000年间是没有发生大于等于8.5级地震的。因此我们就以进入20世纪作为分界点来看一下深源地震。如图:

t010.jpg (21382 字节)t011.jpg (21754 字节)t012.jpg (21304 字节)
图四

   图中可以看到,1971年1月1日至1999年12月30日年间(29年)发生400km深度以下的大于等于3.0级地震1720次,2000年1月1日至2014年8月30日年间(14年8个月)发生400km深度以下的大于等于3.0级地震3098次。而2000年1月1日至2014年8月30日年间总的深源地震(深度大于等于301km)次数则是3977次。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的14年8个月,时间几乎是1971-1999年的一半,但是地震次数却是1971-1999年的1.8倍。我们再看一下2000年1月1日至2014年8月30日年间深源地震的分层。

t013.jpg (21453 字节)t014.jpg (21052 字节)
t015.jpg (21590 字节)t016.jpg (21157 字节)
图五

   地震深度301-400km的地震事件为891次,地震深度400-500km的地震事件为888次,地震深度500-600km的地震事件为1770次,地震深度600-800km的地震事件为627次。这个数据说明一个问题,深源地震事件大量密集的地方主要位于地震深度500-600km区域。这点对于1970年-2000年间也是吻合的。以前曾在地球、科学与人类已经进入到一个特殊的关口之——地质关口(1)中讨论过这个分层问题,可参见。这里将其中的一部分数据列出来:

1970/1/1-1980/1/1 震级 3-10.0

地震深度
(千米)
400-410 410-420 420-430 430-440 440-450 450-460 460-470 470-480 480-490 490-500 500-510 510-520 520-530 530-540 540-550 550-560 560-570 570-580 580-590 590-600 600-610 610-620 620-630 630-640 640-650 650-660 660-670 670-680 680-690 690-700 700-750 750-800
地震次数 9 6 6 5 5 4 1 6 1 6 5 3 3 10 15 17 14 12 10 19 22 8 3 7 3 2 1 0 0 0 0 0

1980/1/1-1990/1/1    震级 3-10.0

地震深度
(千米)
400-410 410-420 420-430 430-440 440-450 450-460 460-470 470-480 480-490 490-500 500-510 510-520 520-530 530-540 540-550 550-560 560-570 570-580 580-590 590-600 600-610 610-620 620-630 630-640 640-650 650-660 660-670 670-680 680-690 690-700 700-750 750-800
地震次数 15 23 19 14 27 16 14 20 21 28 24 24 30 45 50 27 23 31 18 50 55 19 13 9 6 6 1 0 0 0 0 0

1990/1/1-2000/1/1    震级 3-10.0

地震深度
(千米)
400-410 410-420 420-430 430-440 440-450 450-460 460-470 470-480 480-490 490-500 500-510 510-520 520-530 530-540 540-550 550-560 560-570 570-580 580-590 590-600 600-610 610-620 620-630 630-640 640-650 650-660 660-670 670-680 680-690 690-700 700-750 750-800
地震次数 35 37 27 46 24 28 25 28 30 80 77 42 39 48 67 68 64 61 72 121 106 56 31 24 17 11 1 3 3 1 0 1

2000/1/1-2010/1/1    震级 3-10.0

地震深度
(千米)
400-410 410-420 420-430 430-440 440-450 450-460 460-470 470-480 480-490 490-500 500-510 510-520 520-530 530-540 540-550 550-560 560-570 570-580 580-590 590-600 600-610 610-620 620-630 630-640 640-650 650-660 660-670 670-680 680-690 690-700 700-750 750-800
地震次数 100 74 67 71 53 73 69 71 64 130 140 92 129 125 154 140 113 132 130 218 201 89 77 52 28 24 17 11 9 2 1 0

   如上四个时间段地震(3-10.0级)密集的深度区域存在一些区别,见下表:

时间区间 地震事件密集区域的深度(km) 密集地震区域地震总量 分层和总量差异值
1970/1/1-1980/1/1 530-610 81 119-81=38
1980/1/1-1990/1/1   520-610 247 329-247=82
1990/1/1-2000/1/1   490-620 757 901-757=144
2000/1/1-2010/1/1 490-630 1594 1870-1594=276

   上表中有一个数量的问题需要说明,分层列表中所列出的数据是搜索的整数段的数据,比如深度500-510和510-520,如果地震发生在整数510的深度,那么上面的列表就会出现重复计数问题,一次510深度的地震,在500-510深度记录一次数量,同时在510-520也会记录一次数量。这点需要注意。密集地震区域地震总量是搜索的这个地震区域的地震数量,分层和总量有差异值,分层总量会比这个区域的总地震次数要多。如果研究地震要用这个数据作比较的话,要注意这个问题。

   此外还有密集区域的划分,1970/1/1-1980/1/1年间的深度610km地震,发生3次,也就是说,大于610km深度小于等于620km地震只有5次。所以将密集边界划在530-610km而不是530-620km。

   下面我们来看结果。

   首先是位置,密集地震区域是地壳延伸的最下层最易发生地震的区域,地球的结构是这样:

t017.jpg (31413 字节)
图六(原图来自于网络)

  图中蓝色和红色的两块是地壳相互作用的两个板块,由于板块的运动,红色板块的插入到蓝色板块的下方。深源地震密集发生的区域就在上地幔和下地幔交界位置一带,深度490-630km。从1970年到2010年,深源地震密集区地震数量在呈阶梯性上升,地震级别也成加大趋势,尤其是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深源地震密集区的数量上升的很快,这个趋势之外,深源地震的密集区的区间也在随着时间推移扩大。从1970-1980年的深度区间530-610km扩散到2000-2010年的深度区间490-630km。

   另一点需要说明的是深源地震的这个统计不是平均的,而是分布在板块强烈的作用区域,其主要分布在图一中的1、2、3、4及附近的位置。不同时期,板块活跃的地点不同,也就反映在深度上。这个统计有笼统的特点。不是全球平均分配,而是随着时间不同地点也不同。比如南美洲1994年6月9日发生震源深度635km的7.4级地震,是1990-2000年间唯一的一次地震深度在大于600km的大于等于7.0级地震,也是1970年至1999年唯一的一次深度大于等于600km,级别大于等于7.0级的地震。位于图一中的4区域。而2000-2010年间,深度大于600,地震级别大于等于7.0级却出现两次,分别位于图一中的1区域和3区域上方(鄂霍次克海)。2010至2014年8月30日间,则出现两次深度大于600,地震级别大于等于7.0级,位置却不在1、2、3、4区域之内,而是位于3区域上方鄂霍次克海的7.2级和8.2级深度600km地震,这是采用绘图得到的。但从⑦中可以看到2010-2014年8月30日却存在3次大于等于7.0级深度大于600km的地震。

4、影响深源地震的地球内部因素

   深源地震近半个世纪以来的特点就是在数量上逐渐增多,在深度区间上逐渐扩大,从530-610km扩大到490-630km。从级别上来说在增大。大于等于深度600km的大于等于7.0级地震,1970-1990年间不存在,1990-2000年间存在一次,2000-2010存在两次,2010-现在则存在(2015年1月18日)三次。地震级别增大到2013年5月24日鄂霍次克海深度600km的M8.2级地震。

   什么情况下才会发生这样的趋势?看图六。板块交界地带的深度达到600km以上,最深的地震大洋洲东部的库克群岛一带的地震则可以到781km的深度。这是垂直深度,如果考虑到板块的作用区域,两个板块接触交接的距离则会远远不止这个直接深度距离。如果板块动力的量作为常量,移动速度的量也作为常量来看待,那么地震所关联的量也应该是常量。即便考虑天体的运动,也应该在一定的范围内幅度不大的范围内,在某一相对平衡常量位置周期波动。但事实显然不是这样。

   如果板块所受到的作用力主要是由地球自转的离心力和万有引力作为主驱动力,并且为这种力所驱动进行板块移动。那么深源地震理论上来说所受到的突发的作用力的影响最小,应该最接近可以当作常量的理论值。即理论上当作均匀的看待。地表所产生的不同区域的剧烈活动,经过板块接触区域的几百公里上千公里的接触磨合缓冲区,等应力传输分散到深层的时候,已经趋于某种稳定值。这是将地球内部当作一种稳定的作用看待。但如果地球内部的作用不是稳定的作用,那情况则例外了!近半个世纪以来的深源地震就说明这种情况!

   地球内部和板块作用不稳定的情况,影响最大的只有一种,就是地球内部的压力!见图六。当地球内部的压力稳定的时候,尽管地表频繁的发生地震,应力驱动力不稳定,深源地震仍然可以当作稳定的看待。经过板块接触作用区域缓冲,深源地震的应力作用可以当作常值。当地球内部的压力增大的时候,深源地震板块趋于稳定,深源地震会逐渐减少。只有当地球内部压力减小的时候,插入板块下方的板块会由于支撑力减小,而对上方的板块减小支撑的作用。则易发生变形破裂。同时,由于对地表应力活动支撑的减小,易使从两个相互作用的板块的深源到地表更易发生板块错动、变形、断裂、移动等诱发地震。地壳表层板块间应力支撑的地区则更易发生大规模的地震,使板块作用区域发生移动吞噬。

   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深源地震的大量增加所显示的事实就是地球内部压力在比以往更快的速度减小。

四、地球内部压力减小的理论及现实  

   从深源地震分析来看,地球内部压力近十几年来快速减小的结论已经成为深源地震的所揭示的现实。那么导致地球内部压力减小的现实是什么情况呢?

   地球内部压力减小可以分成如下两种可能情况:

   第一,来自于地球内部的因素。如地球内部温度降低、地球内部气体被物质大量突然吸收、大量的内部压力泄漏以火山喷发的形式泄露。温度降低和地球内部气体被物质吸收没有这种可能性的条件。火山喷发有这个条件

   进入二十一世纪火山喷发较多,所以也要按具体情况来说了。

   火山喷发的区域多处于板块活动的地带,图六中的蓝色板块区域,位于两个板块相互作用的地表板块,而不是插入板块。如日本火山喷发。还有不明显的板块吞噬特征区域的处于板块活动地带的南太平洋岛国火山喷发。可以归因于板块的挤压导致的火山喷发。这两种火山喷发所引起的地球内部压力降低几乎可以忽略。

   和地球内部压力降低有关联的火山喷发也有,下面我们来说这个问题。

   第二、来自于地球外部的因素。地球两极是最寒冷的地区,此外还有积雪常年不化的高山。水蒸气在这些地区凝结,形成冰雪覆盖,日积月累形成体积和质量庞大的冰川。这些冰川堆积到这些特定气候区域上,就提供给该区域板块特定的压力。地球上有两大储冰区域,位于地球南极的南极洲,位于北极北冰洋的格陵兰岛。南极洲,面积约1398万平方千米,其积累的冰盖的总体积约2450万立方千米,占世界陆地冰量的90%,淡水总量的70%。北极有格陵兰岛,格陵兰岛的大陆冰川(或称冰盖)的面积达181.3万平方千米,所含有的冰雪总量为300万立方千米,占全球淡水总量的5.4%。如果格陵兰岛的冰雪全部消融,全球海平面将上升7.5米。而如果南极的冰雪全部消融,全球海平面就会上升66米。⑩正是因为这些冰川质量巨大,其陆地上的冰川溶化或者这些冰川从陆地上分离出去(漂在海面上),那么将会减少陆地上的质量,这导致冰川下的板块给予地球内部的压力减小,相应的在地球内部压力作用下,推移该板块上升,从而使地球内部压力减小。板块上升的过程中,应力作用会推动该附近区域火山喷发(附近要具备火山的条件)。

   在二十一世纪开始活跃就有冰岛火山喷发。个人认为冰岛火山喷发是地球内部压力减小相关因素所引发的,主要依据是格陵兰岛的冰川融化及体积减小所导致的问题。    格陵兰岛冰川融化有这样一个事件:在2012年7月8日到12日短短的四天之内,整个格陵兰岛冰盖表层居然有97%已经融化。冰盖融化之时,世界上最北端的冰川——彼得曼冰川碎裂掉落了一角,而这一碎片差不多跟美国纽约市中心曼哈顿区一样大。⑾这个碎裂一片也是关键因素,碎裂的这一片会导致地表突然减少这个当量的重量,地下岩浆给予这一地带的压力是不变的,从而应力失衡导致使地下岩石裂缝区域增大岩浆上升所致。

   二十一世纪以来,南极附近的冰川融化所导致的火山喷发还不明显。而位于北极附近的格陵兰岛的冰川融化所引起的火山喷发已经很明显了。这个火山喷发就是冰岛火山喷发,并曾发生一系列级别地震。这使冰川陆地上升,使其周边地区的接触地带地壳出现裂痕使岩浆上移所引发。所释放的是地球内部压力。这点和日本火山喷发和太平洋岛国地震不同。日本火山喷发是板块挤压,使上层板块下部的岩浆压力上升而引发。可以认为突破地表岩浆的压力是由两个板块间的作用所提供,几乎和地球内部压力是隔绝的。太平洋岛国的火山喷发则比较复杂,大都可以判断是板块相互作用所挤压。和日本火山类似,几乎可以认为和地球内部压力是隔绝的。冲出地壳岩浆压力由板块作用提供。

   此外,导致冰川融化的普遍观点就是温室效应气体增多所致。但这个是较为缓慢的,有个时间过程。不像冰川断裂入海这样瞬间减少陆地质量。而对地下应力作用是瞬间建立完成。更易诱发地震及地下应力结构变化。

   在温室效应气体及气候引起冰川融化的过程中,所导致的海平面升高的影响以及地层应力的影响,大的冰川入海同样也很重要,而且更为突然。

   冰川地区的冰川大量融化及冰川从大陆上断裂入海,当该区域应力失衡时。则导致地球内部压力减小。同时地球内部压力减小,则会导致板块间相互作用支撑力减小,更易使板块间发生错动。深源地震区域更易发生地震,而这些区域近40年来则主要是图一中的1、2、3、4区域。同时板块的应力变迁则使板块之间的相互作用更易发生地震。这个相互错动的过程,就是板块漂移的过程。

   地球内部压力的减小对地壳所有板块的支撑作用几乎是同时在减小。而反映在地壳上,则是逐渐的塌缩过程。二十一世纪以来,我们正在经历这个过程。南极和格陵兰岛等这些冰川融冰区域在逐渐上升,其它地区则在塌缩。于此相关的现象,世界上很多地区出现天坑现象,和这种塌缩不无关系。

   这点在以前地震理论思考过程中是没有考虑到的!

五、地壳塌缩对地震的影响

   地壳塌缩的过程主要受冰川融化的影响,因此和地球的气候周期有一定的关系。当太阳直射地球北回归线时,北半球气候相对最温暖,格陵兰岛冰川所获取的热量最多。而相反当太阳直射地球南回归线时,南半球的气候相对最温暖,南极所获取的热量最多。因此冰川融化以太阳直射南北回归线作为时间周期来回移动。

     太阳直射地球地点,从3月21日左右越过赤道向北半球移动,到6月22日左右就移动到北回归线附近,9月23日左右重新越过赤道向南半球移动,12月22日左右直射南回归线。太阳直射地球区域就来回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从3月21日到9月23日之间,太阳进入赤道和北回归线之间,对北半球提供的热量为多,而在9月23日到3月21日之间,太阳进入赤道和南回归线之间,对南半球所提供的热量为多。 9月23日至3月21日当太阳对南半球提供热量较多的时候,南极冰川开始融化较多,南极质量开始减小,而北极附近的格陵兰岛处于寒冷的时候,冰川开始结冰累积,质量加大。在岩浆的压力下,南极地面开始上升趋势,地球内部压力减小的驱动力由南极融冰提供。相反,3月21日至9月23日,当太阳对北半球提供热量较多的时候,北极附近的格陵兰岛冰川开始融化较多,质量开始减小,而南极则处于最寒冷的时候,开始累积结冰,质量增加。地球内部压力减小的驱动力由北极附近的格陵兰岛冰川提供。由于南极冰川的面积大(南极冰川1398万平方千米,格陵兰岛冰川181.3万平方千米),冰川多,因此其对地球内部压力的驱动力较大。其对地球内部压力的影响要远大于格陵兰岛对地球内部压力的影响。

    南极在一年四季的融冰结冰过程,就形成地球内部压力的周期活动。同时,地壳应力支撑点也由于地球内部压力周期性变化而变化。9月23日-12月22日,是太阳直射点越过赤道并直射南回归线的过程,也是达到太阳给南半球所提供的热量达到顶峰的过程。此过程,太阳的热量逐渐改变南半球的气候。12月22日或延后,也是南极融化冰川最多的时期,此一时期相对于周期变化而言,地球内部压力最小,在趋势上也是地壳塌缩最严重的时期。12月22日-3月21日,太阳直射点从南回归线逐渐向赤道移动,到3月21日将达到正常状态。从3月21日-6月22日,太阳从赤道向北回归线移动,在6月22日直射北回归线。这一过程,太阳给南半球提供的热量逐渐减少,南极冰川逐渐凝冰,到6月22日也是本年度南极冰川的冰雪最厚重的时期,地球内部的压力也是本年度最大的时期。6月22日-9月23日太阳直射点逐渐从北回归线向赤道移动,恢复至周期的0值。

    在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来回移动的过程中,地球内部的压力以及板块作用支点因此而变化的相互作用力,都会是一个周期过程。有两个周期的0值,一个是3月21日,另一个是9月23日,两个0值虽然都是0值,但是对板块应力作用影响的方向不同。3月21日,是地球内部压力从小到大转变的0点。地球内部压力逐渐变大,使板块作用支撑点的支撑力逐渐加强,使板块移动获得相对较大的支撑力。9月23日是地球内部压力从大到小的0点。使板块作用支撑点的支撑力逐渐减弱,使板块移动的支撑方获得相对较小的支撑力,相互作用的两个板块之间相对更容易滑动。当时间点达到这两个0点之后,使板块间作用支撑点的支撑力就发生逆转。我想可以把它叫做地球内部压力的质变点或者平衡点。根据这个对地球板块影响的特点,这两个质变点附近,相互作用的板块发生改变趋势,因此相互作用的板块在理论上也相对容易发生地震。其次,在极值附近也相对容易发生地震的,即12月22日以及6月22日。这几个特殊的时间点,0值和极值易发生地震是相对而言,因为决定是否发生地震取决于板块自身的结构,如果板块足够坚固,能抵御这个周期所有的极值和趋势的改变,那么自然不会发生地震了。

    理论分析具有影响,那么地震对于地壳塌缩而言有没有周期性呢?我们来看一下。这里我采用某个地方发生地震的时间,就以河北省及京津一带范围⑿的大于等于3.0级地震为例:

时间(年) 级别 地点
2000、2001 未曾发生地震  
2002-04-22
2002-08-03
M4.8
M4.0
河北隆尧县
河北怀来
2003-12-11 M3.9 天津塘沽
2004-01-20
2004-03-13
M4.2
M3.5
河北滦县
河北唐山
2005-01-14
2005-03-06
2005-08-31
M3.2
M3.0
M3.6
天津宝坻
河北青龙
河北蔚县
2006-05-03
2006-07-04
2006-11-12
M3.6、M3.8
M5.1
M3.1
河北唐山
河北文安
河北唐山、滦县间
2007-11-17
2007-12-15
M3.3
M3.2
河北昌黎
河北蔚县
2008-03-11 M3.9 河北卢龙县
2009-11-22 M3.1 天津市宁河县、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区交界
2010-03-06
2010-04-09
2010-04-30
2010-07-30
2010-12-28
M3.1、M4.2
M4.1
M3.3
M3.2、M3.0
M3.2
河北省唐山市滦县、唐山市市辖区交界
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区
河北省邢台市宁晋县、新河县交界
河北省保定市易县
河北省秦皇岛市昌黎县
2011-09-01
2011-12-12
M3.3
M3.2
河北省石家庄市辛集市、衡水市冀州市、深州市交界
河北省唐山市市辖区、丰南区交界
2012-03-05
2012-05-28
2012-06-18
2012-08-26
2012-11-20
M3.1
M4.8、M3.2
M4.0
M3.3
M3.2
河北省张家口市张北县
河北省唐山市市辖区、滦县交界
天津市宝坻区、河北省唐山市玉田县交界
天津市宝坻区
河北省张家口市张北县、沽源县交界
2013-01-11
2013-10-27
M3.0
M3.3
河北省唐山市滦南县、滦县交界
河北省唐山市开平区、古冶区交界
2014-09-06
2014-10-14
M4.3
M3.3
河北省张家口市涿鹿县
河北省唐山市滦县

    从河北京津21世纪十四年来发生的地震来看,一大部分地震位于9月23日到次年3月21日之间,一少部分地震位于3月21日到9月23日(相同地点相同时间发生多次地震算作一次)。这点从时间上来看和地壳塌缩有点关系的。当然,这个关系仅仅是大概来看,实际的地震情况和地质应力有很大的关系,有一定的连带关系。比如某些地区应力到达发生发生地震的程度了,由于天体引力、大冰川断裂等等其它的因素,也许时间会前后移动一点点时间,地球塌缩所形成的地震相关应力不是决定发生地震的唯一,还有以前谈到的地球自转的离心力和万有引力所形成的地壳向赤道运动的趋势力。除了这些推动地震的应力之外,地壳的结构也有一定关系。因此仅仅是统计数据。并不能当作理论的严格数据和结论。但有一点可以确定,地球的内部压力对地壳的塌缩有很大的影响。而同时,地壳的塌缩对地震也存在巨大的影响(这点前面我们讨论过,地球内部压力减小易发生深源地震,也会使支撑地区支撑力减弱,易发生地震)。

    目前我并没有考察南极和格陵兰岛冰川融化的量级及时间进度,也没有对这个量所产生的结果进行计算和统计。仅仅是方法性的分析。这点可能需要专业的人士或者有这些数据朋友们去研究探索了,这里仅仅是思路方向性的东西。(网上的数据有出入,后面我们会提到)

    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超级大地震频发,尤其是大于等于8.5级以上的地震发生6次,都集中在这十几年的时间里,而1970年到2000年一次都没有发生。如果我们依据地球动力学来考虑,那么万有引力和地球自转的离心力所产生的地壳向赤道运动的趋势动力,1970年和2015年的今天几乎没有什么明显改变。变化的则是地壳支撑这些应力移动的支撑点对应力支撑的改变。而地球内部压力引起的地壳的塌缩对这个改变的很大。减弱支撑点对地壳应力移动的支撑就意味着原有的可以当作常量的东西,板块移动速度,板块质点应力压缩趋势量(可以理解为密度,结构等的变化),地壳移动的趋势量等都在原有的基础上变大。这一点不仅仅限于小地震,即便是大地震,也同样会受到影响,不过不同的是,大地震情况就比较复杂了。就拿鉴定板块移动进入历史上新阶段的苏门答腊岛地区的地震周期,也会受到这个影响,请看引言中的表。表中的苏门答腊岛地区大震的时间和上面的分析基本上吻合,在时间上几乎全部发生在质变点和极值点附近。这说明,南极冰川融化对地震的影响很大。

六、地壳塌缩对地球结构的影响

    南极和格陵兰岛冰川融化所引起地球年周期性的内部压力变化,从时间过程来看,是一种震荡走低的过程。在这种变化过程中,有两点比较关键:

    1、南极、格陵兰岛冰川的冰雪总量成逐年逐渐减少加速的趋势

    在历史上南极洲的冰雪总量达到一高值后,个人认为这个时间点就在人类的工业化进程开始的分界点上。就开始逐年震荡走低,也主要是两点因素,一点是化石燃料煤炭石油等的燃烧,使二氧化碳及各类的污染物排放逐渐走高。空气污染和海水污染使地球转化的太阳热量逐年上升。还有温室效应。另一点是工业化进程开始后加速了人类改造自然的过程,各类建筑交通等不断扩展,而相对应的绿色植被面积在逐年减少。我们知道绿色植被吸收太阳的热量将空气的二氧化碳转化为固碳。绿色植被净化空气和海水污染的能力逐年降低。

    地球内部压力和南极冰川融化的影响经历如下的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人类在工业化革命以前地球相对稳定的阶段到工业化的开始。这个工业化革命以前是指相对较近的某段时间,比如1800万年前地球造山运动阶段,就不适应。这个阶段的地球内部压力和冰川融化的关系成周期规律,如下图(图仅是原理性的图,不要当作地球内部的真实,实际情况很复杂,这里所谈到的也仅仅是南极和格陵兰岛的冰雪总量和地球内部压力关联性的关系):

t018.gif (2231 字节)

图七

    图中的一个周期为一年,地球内部压力基本上就在平衡点来回振荡。这个时期的特点是,每年南极温度高的时期地球融化的冰雪量,等于温度低时期结冰量。南极的冰雪总量是较为稳定的,对地球内部的压力影响不大,地壳本身也会做一些适应,地壳本身能承受这个压力差。

   第二阶段是相对失衡时期,时间上的划分可以认为是从人类工业化革命到现在。这个时期的特点是每年南极、格陵兰岛冰川融化的冰雪总量,大于每年冰川冻结的冰雪总量,冰川冰雪的总量逐年震荡走低。如图:

t019.gif (6038 字节)

图八

    (近些年随着全球性的工业化普及,城镇化等等,各类的气候的变暖,温室效应等等导致全球快速升温。每年南极和格陵兰岛融化的冰雪总量和冻结的冰雪总量的差距正在逐年增大,并不像图中所画的简单的周期震荡。而地球内部的压力在一年中的变化差距同样也会在加大。二十一世纪以来的大地震频发也是这种反应因素之一)

    但是地球内部的压力却和南极和格陵兰岛的冰雪总量的这个关系不同步,原因就是地壳在一定压力下会进行自适应的调节。地球内部压力减小到一定程度,当地壳各个地区承受不了地壳的重力的时候,则会向下塌缩。而维持地球内部压力和地壳重力相对平衡的状态。因此,地球内部的压力支撑地壳是有阶段性的。如图:

t020.gif (5445 字节)
图九

t021.gif (12682 字节)
图十

    图九是地壳能承受地球内部压力变化的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图九中的地球内部压力变化和图八的时间段地球南北极冰川冰雪量值相对应。但不同的是,图八中的冰雪总量是一直减少的趋势,一直到南极格陵兰岛的冰川全部融化。而图九中地球内部压力是有阶段性的。当地球内部压力减小到一定的值之后,地壳则会塌缩,通过地震会建立新的平衡点。如图十。而这个压力调节时间时期就是地震的频繁地震期。

   第三个阶段则是南极、格陵兰岛温度上升到一定地步,只存在冰川融化,而没有冰雪冷凝重建冰川的微量或者略而不计的过程,或者于此相当的时期,如冰川进入普遍分解的时期。这个时期则不存在年周期的震荡了。而相对应的,地球内部压力则是在地壳允许的压力差范围,不再有振幅而是不规则曲线下降的过程,压力调节时间也是极短。这个时期的地震就进入密集的爆发期。南极冰川和地球内部压力是相互促进的过程,两者之间会相互加强。如南极地区上升到一定阶段会引发周边地区火山喷发,而火山喷发则会加速冰川融化。频繁地震会导致各个小板块接触松动,地壳允许的压力差会下降等等。距离第三个阶段还有多远我们需要观察,无疑对于人类的生活而言,这将是一个恐怖的阶段。  

   在上面的三个阶段冰川融化中,前两个阶段南极和格陵兰岛冰川有一点至关重要,并影响地球内部压力。这点就是南极和格陵兰岛的地理位置。当南极处于冰川融化状态冰川消解的时候,格陵兰岛正处于冰川冻结的状态冰川在重建。而当南极处于冰川冻结状态冰川重建的时候,格陵兰岛则处于冰川融化状态冰川消解的时候。两者对地球内部压力的影响在年周期上可以认为是相消的。由于格陵兰岛冰川的面积或者体积都差不多相当于南极冰川的八分之一左右,而忽略掉了这种周期相消的影响。尤其是考虑年震荡周期的实际数据对地震的影响,则不能忽略!

    2、与南极、格陵兰岛冰川相关的地壳的结构稳定性

    地球的地壳不是完整的一个球壳。而是由厚薄不一的多个板块组成。现在的普遍性认可的是六个板块的划分。对于板块作用的主要作用区域,从深源地震来看,主要是图一中的1、2、3、4地区。2013-05-24发生的震源深度600km以下的 M8.2 鄂霍次克海地震,说明该地区也是属于这种区域。(1区北部)而该区域在21世纪以来,深源大级别地震频发。深源地震是最接近地球内部的底层,该区域的大震则说明该区域板块强烈的作用活动。这是从深源地震而言。而另一方面,地层的多次地震频发活动,说明地层在应力作用下的逐渐改变。就拿我国多地震频发来说,可以划分成89条地震带。地球表层也会在应力的作用下发生改变。

    从深源地震和地层地震而言,地壳不是具有一定弹性的刚性体,不是保持各自形状和特点的铁板一块,而是由无数小板块相互叠加的复杂的地壳。因此,它本身会随着地球内部压力和地壳本身的受力状态而改变。它和时间一样,地壳板块的演化历史具有不可重复性。地壳的结构稳定性是建立在地球内部压力和地壳自身重量平衡的基础上。当地球内部压力减小,那么地壳则会发生板块间的作用、板块内部塌缩,来达到地球内部压力和地壳重量新的平衡。

    另一方面,决定板块移动作用的这种塌缩过程只是一方面,而且所存在的时间在地球的漫长演化过程中局限于南极与北极冰川的过程。地球引力和地球自转的离心力作用才是一直主导的板块移动的动力。这里两种作用叠加不再讨论。

    南极、格陵兰岛冰川融化的过程,就是该地区拔高,同时别的区域塌缩的的过程。这个过程使地球的自转速度加快,同时岩石性的地球地壳表壳收缩的过程。那么相反,南极、格陵兰岛冰川累积的过程,则是该地区地壳被冰雪重量压缩到地球内部,同时地壳别的区域膨胀的的过程。这个过程使地球的自转速度减慢。这有点用注射器推进去拉出来吹气球的味道。

七、补充

1、对2012-2014亚洲地震两点异常的补充

    两点异常是这两年发生的地震异常:

    2013年5月鄂霍次克海震源深度600千米深度8.2级地震为半个世纪以来首次600km以下的大于等于7.8级地震(能查到的),7.8级地震,其烈度可达到12级,是大的板块破裂。这个深源地震是地壳深层半个世纪以来的首次大规模破裂。它意味着地壳深层活动是刚刚开始还是地壳深层应力已经释放完毕,这个是需要解决的问题!从地球板块结构动力以及南极、格陵兰岛冰川的融化来看,这个趋势是刚刚开始确立。(待观察)

    另一点异常在2014年4月短短一个月的时间里,大于等于7.0级地震发生7次,其中小于7.5级地震2次,大于等于7.5级地震5次,(大于等于7.8级地震3次)。可谓大地震密集频发。几乎都可以看作发生在太平洋的南半球。而地球板块运动的趋势就是大洋洲、亚洲、南北美洲挤压太平洋。密集的频发是一个阶段的开始还是一个阶段的结束,这和第一点是相类似的问题。

    如上两点异常除了板块动力趋势解释之外,板块的支撑也同样需要。对于板块的支撑,南极和格陵兰岛的历史上的冰川总量以及当前的冰川总量差值,和同时期历史上海平面上升的差值之间的关系(地球内部的压力差),决定了当前的阶段。如果接近地球允许的压力差,那么说明这个阶段刚刚开始,如果数值差距不大,那就说明地球内部压力释放完毕。    

2、对苏门答腊岛一带大于等于7.8级周期性超级大地震的补充

   苏门答腊岛一带的大于等于7.8级地震延迟到现在还没有发生,原周期2-2.5年已经延期到2年9个多月的时间。现在已经过了地球内部压力极值点的时间12月22日,那么大概率发生的时间应该是3月底4月初。3月21日地球内部压力将回到相对的平衡点,并且地球内部压力在平衡点开始增大,而相对应的支撑力加强。亚洲原有的移动量将保持惯性。理论上,这个时期最易发生大地震。如果仍然不发生,那么就意味着地球内部压力调节时间阶段性结束,地球内部压力已经回到相对较高区域。见图十。   

   苏门答腊岛一带的大于等于7.8级周期性超级大地震从2000年6月开始,到现在2015年1月已经经过了6个周期,历经14年半的时间,已经接近完成第七个周期。不论是否完成第七个周期,从南极、格陵兰岛冰雪融化速度上,都不能看到周期性大震已经结束的迹象。尤其是地球各种升温因素影响(大都来自于人类活动的结果),其特点每年融化的速度正在逐渐加快,融化的量正逐渐越来越大于冷凝的量决定,地球内部的压力差振幅越来越大,压力调整的时间也会越来越短,而这点则决定地球受此影响塌缩不会结束。也许从这种意义上来说,近些年及未来一段时间地震的特点是由人类的活动所形成!也可以说是人类无意识所创造。

   苏门答腊岛一带是亚洲板块南移的支撑作用区域,很有规律的周期性大震说明板块活动的某种规律以及地球内部压力状态的某种规律。

3、南极、格陵兰岛冰川融化对板块动力结构和地球自转离心力和自身万有引力所形成的向赤道移动趋势力间的影响

   南极、格陵兰岛冰川融化所影响的是地球内部的压力,而这些压力和板块的作用则决定这些板块的摩擦力、支撑力,会对板块间的作用力有加强和减弱的作用。

   地球自转离心力和地壳自身万有引力所形成的向赤道移动趋势力则决定板块间的相互移动,板块漂移的主动力主要是这个作用。这里不在讨论这个问题。

4、地壳塌缩对各地区的影响需要研究关注

   地壳塌缩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各个地区的海拔高度会发生变化,2012年初,地面沉降引起国内媒体的重视,主流认为是由于地下水超采所引起。我当时写过一篇“地面沉降—地震—中国城市地表面临的新危机”,当时观点认为,地下水超采会导致地下结构存在缺陷,地震的活动则会加剧破坏城市地层的稳定性。现在来看地壳塌缩对这个作用也很大,会引起小板块间的衔接出现变形错动,地下水超采是一方面,即便没有地下水超采,同样也会出现这个现象。两者是一个叠加的问题。塌缩不仅仅是表现为海拔降低,少数地区还可能出现升高的反常现象,这点是由地层地下结构所决定的。

   在地壳塌缩的过程中,地形复杂,地层复杂的地区,海拔降低则越为显著。我国处于地震频繁活动区域,建议对各个地区设立监控点。此外对各个标高的地点进行监控,如各个山脉的高度。城市监控有些复杂,要找到针对城市参照的标高点。因为各类工程原因,将人类活动因素排除在外。

八、题外话:南极、格陵兰岛冰川融化的速度

   在2014年8月11日的“北极和南极每年以什么样的速度融化”的百度问答中,南极洲冰川融化的速度是250立方千米。2013年10月20日的“南极冰川融化的速度是多少”百度问答中,也有南极洲冰川融化速度250立方千米的说法。联合早报2014年5月20日的南极西部冰川融化速度加倍的文章中提到的南极洲融化数据是每年1600亿吨。还有一个布里斯托尔大学冰川学研究中心发布的南极和格陵兰岛每年融化3000亿吨的消息。此外还有一个“过去21年来,南极洲冰川每两年的融化量就相当于一座珠穆朗玛峰(总重量为1610亿吨)”的报道,和1600亿吨相近。2007年8月22日的“南北极冰山融化速度”百度问答中,格陵兰岛的冰盖每年将约220立方公里的冰融入海洋。折合成重量则是1980亿吨。

   网页上主要是四个数据,南极洲两个,一个是250立方千米,折合冰重为2250亿吨,另一个是南极融化速度是1600亿吨。两个数据相差650亿吨。另一个是南极和格陵兰岛每年融化3000亿吨。格陵兰岛2007年一个数据是每年1980亿吨。可以肯定的是多方的数据,差距不小。但有一点不用怀疑,那就是冰川加速融化!但是计算起来,有些不符。

   全球海平面近百年上升10-20厘米,那么我们把这个换算成水的重量,则是平均每年361-722亿立方公里的水,这个重量则有3610-7220亿吨,但是南极、格陵兰岛冰川融化最多的数据则是年3000亿吨。还不够平均一年海水上涨的高度所需要的水量(海平面上涨为10-20厘米,最少3610亿吨最多7220亿吨)。更何况近些年南极冰川一直在加速融化。所以数据应该有问题。冰川融化的量,不足海面上涨的量,这个数据是不能解释的。如果数据正确,那么那就是海平面的标准出问题了。应该采用距离地心的距离来定义一个绝对的海平面作为参照值。这点很有必要,未来地壳塌缩和海面上升同时进行,但地球的平均体积不变。地壳的本身也是一个变量。海面上升了,那么以前的海平面以地表为坐标的标准就不能使用了。不具有绝对的参照性。如果海平面百年上涨为10-20厘米,这个上涨包含地壳塌陷本身的数据,那这个就复杂了。需要地球塌陷的量、南极及格陵兰岛地区升高相关的量,以及板块移动的引起的相关参照量了,总之是复杂的量!弄清楚这个量才能搞清楚地球内部压力变化的真实值,也才能搞清楚地壳所允许的地球内部压力差。但不管数据如何,近半个世纪以来的地震事实说明,地壳内部压力一直在处于震荡走低阶段。而近十五年来的地震活动,以及地表天坑现象说明,地壳属于塌缩阶段,也即是地球内部压力调节阶段。

   对于历史上平均每年南极、格陵兰岛冰川的数据和现实每年融化数据出入分歧,是一个历史的过程。实际重要的数据则是这两个地区每年所融化的水量以及冻结的水量,这两者决定地球内部压力值震荡的压力差。也是容易引发地震的关键性数据,现阶段的尤为重要。从数据上,唯一的一个格陵兰岛冰川每年融化1980亿吨冰和南极融化的两个数值2250亿吨、1600亿吨则不能像体积和面积差值八分之一的对比忽略,而是南极和格陵兰岛冰川融化的冰雪量几乎相当了。那么南北两极以这个数据来看,年震荡周期相消,几乎就不存在年震荡周期了。而应该是每年冰川减少量的曲线。这点和冬季两地冰川凝结冰雪重建的量相关。但依据近十几年来河北京津地区的地震来看,显然是具有年周期性的。这些数据都是空白,这里不在讨论。

   在2011年6月,我曾写过一篇“未来几年地球地质灾难分析”,那里面认为南极冰川融化所引起的灾难开始表现在南极洲周边的地震频发,火山喷发的征兆,板块运动趋势所引发的地震和南极冰川融化是分立的。但实际的情况是,南极冰川融化的本身就引起地球内部压力的变化,同时导致地壳的应力变化。二十一世纪的地震及城市沉降,它都有份,并且一直在参与。

九、小结   

   21世纪地震频发主因素来自于南极、格陵兰岛冰川融化导致的地球内部压力减小而引发的板块相互作用支撑的失衡。并且从南极和格陵兰岛冰川的融化趋势上来看有进一步发展的趋势。大地震频发仍会延续并有加重的趋势。而地球自转的离心力和万有引力所引起的向赤道移动的趋势则会因为板块支撑力度减小而加速。南极和格陵兰岛冰川的加速融化,只会加重这一趋势。

2015.1.25

说明:本文原文为2012-2014亚洲地震异常变数的分析,由于休眠、停电因素及软件故障忘了没有存盘而重写了几次。思路是对苏门答腊岛地带地震周期规律的异常延期的追根溯源,而得到的南极、格陵兰岛冰川融化和地震的关联性。由于重写几次,有些赘述了,对相关未作修改,做了一个补充和题外话。2015.1.25

附录:

①可见同栏目下的   2012-2014年亚洲地震存在两点异常

②可见同栏目下的   板块运动与地震预测预报的几个问题

③可见同栏目下的   2011年中国东部地质应力一点分析

④可见同栏目下的   地球板块演化历史阶段的一个起点——警惕高危害地震地质灾害的来临

可见同栏目下的   地球、科学与人类已经进入到一个特殊的关口之——地质关口(1)

⑥下表数据来源于中国地震台网中心(2000年至现在大于等于7.8级的地震)

发震日期 发震时刻 纬度
(度.度)
经度
(度.度)
深度
(km)
震级 参考地点
2014-06-24 04:53:09.5 51.8 178.8 100   M7.9 拉特群岛
2014-04-13 04:14:39.2 -11.3 162.2 30   M7.8 所罗门群岛附近海域
2014-04-03 10:43:15.4 -20.4 -70.1 20   M7.8 智利北部沿岸近海
2014-04-02 07:46:47.0 -19.6 -70.7 10   M8.1 智利北部沿岸近海
2013-11-17 17:04:55.0 -60.3 -46.4 10   M7.8 斯科舍海
2013-09-24 19:29:49.0 27.0 65.5 40   M7.8 巴基斯坦
2013-05-24 13:44:49.2 54.9 153.3 600   M8.2 鄂霍次克海
2013-01-05 16:58:21.3 55.3 -134.7 10   M7.8 阿拉斯加东南部海域
2012-09-05 22:42:09.1 10.0 -85.5 20   M7.9 哥斯达黎加
2012-04-11 18:43:12.4 0.8 92.4 20   M8.2 苏门答腊北部附近海域
2012-04-11 16:38:36.5 2.3 93.1 20   M8.6 苏门答腊北部附近海域
2011-03-11 13:46:21.0 38.1 142.6 20   Mw9.0 日本本州东海岸附近海域
2010-04-07 06:15:01.0 2.4 97.1 33   M7.8 苏门答腊北部
2010-02-27 14:34:16.4 -35.8 -72.7 33   M8.8 智利
2009-09-30 01:48:15.3 -15.5 -172.2 33   M8.0 萨摩亚群岛地区
2009-07-15 17:22:32.4 -45.7 166.4 33   M7.8 新西兰南岛西海岸远海
2009-03-20 02:17:37.4 -23.0 -174.7 10   M7.9 汤加地区
2008-05-12 14:28:04.0 31.0 103.4 14   M8.0 四川汶川县
2007-11-14 23:40:50.0 -22.1 -69.7 33   M7.9 智利
2007-09-13 07:49:06.4 -2.5 100.9 15   M8.3 印尼苏门答腊南部海中
2007-09-12 19:10:23.9 -4.4 101.5 15   M8.5 印尼苏门答腊南部海中
2007-08-16 07:40:58.5 -13.3 -76.5 33   M7.8 秘鲁海岸近海
2007-08-09 01:04:58.0 -6.1 107.7 300   M7.8 印尼爪哇岛以北近海
2007-04-02 04:39:55.0 -8.5 156.7 15   M7.8 所罗门群岛
2007-01-13 12:23:26.5 46.4 154.3 33   M7.9 千岛群岛
2006-11-15 19:14:17.6 46.6 153.3 33   M8.0 千岛群岛
2006-05-03 23:26:33.8 -20.0 -174.2 15   M7.9 汤加
2006-04-21 07:25:03.0 61.0 167.2 33   M8.0 堪察加半岛东北地区
2005-10-08 11:50:36.0 34.4 73.6 15   M7.8 巴基斯坦
2005-06-14 06:44:32.2 -19.9 -69.2 96   M8.1 智利北部
2005-03-29 00:09:34.6 2.2 97.0 33   M8.5 苏门答腊北部
2004-12-26 08:58:55.2 3.9 95.9 33   M8.7 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西北近海
2004-12-23 22:59:08.0 -50.1 160.3 10   M7.8 麦阔里岛以北地区
2003-09-27 19:33:28.0 49.9 87.9 15   M7.9 俄、蒙、中交界
2003-09-26 03:50:04.0 42.2 144.1 33   M8.0 日本北海道地区
2002-11-04 06:12:40.7 63.3 -148.2 0   M7.8 美国阿拉斯加
2002-11-02 09:26:13.7 3.1 96.1 33   M7.8 印尼苏门答腊北部海中
2001-11-14 17:26:13.0 36.2 90.9 15   M8.1 新疆青海交界(新疆境内若羌)
2001-06-24 04:33:16.0 -16.0 -73.7 0   M7.9 秘鲁
2001-01-26 11:16:36.4 23.2 70.0 0   M7.8 印度
2001-01-14 01:33:31.6 13.2 -88.7 33   M8.0 萨尔瓦多
2000-11-16 15:42:15.4 -3.8 153.9 0   M7.8 所罗门群岛
2000-06-18 22:44:09.6 -13.8 97.3 0   M7.8 印度洋
2000-06-05 00:28:25.4 -4.7 102.2 33   M7.8 苏门答腊南部

⑦下表数据来源于中国地震台网中心(1999年至现在大于等于7.0级深度大于等于300km的地震)

发震日期 发震时刻 纬度
(度.度)
经度
(度.度)
深度
(km)
震级 参考地点
2013-07-08 02:35:30.5 -3.9 153.9 380   M7.2 新爱尔兰地区
2013-05-24 13:44:49.2 54.9 153.3 600   M8.2 鄂霍次克海
2012-08-14 10:59:37.6 49.6 145.4 600   M7.2 鄂霍次克海
2012-01-01 13:27:55.5 31.4 138.3 360   M7.0 日本本州东部海域
2011-09-16 03:30:59.0 -21.5 -179.3 590   M7.0 斐济群岛附近海域
2011-01-01 17:56:57.2 -26.8 -63.2 560   M7.1 阿根廷
2010-07-24 07:15:08.8 6.7 123.2 600   M7.1 棉兰老岛附近海域
2010-07-24 06:51:11.7 6.5 123.6 590   M7.2 棉兰老岛附近海域
2009-11-09 18:44:55.5 -17.1 178.5 540   M7.0 斐济群岛地区
2009-08-09 18:56:00.0 33.1 138.2 320   M7.2 日本本州以南地区
2008-11-24 17:02:57.5 54.2 154.3 520   M7.2 鄂霍次克海
2008-07-05 10:12:05.2 53.9 153.1 610   M7.6 鄂霍次克海
2007-08-09 01:04:58.0 -6.1 107.7 300   M7.8 印尼爪哇岛以北近海
2006-01-28 00:58:50.0 -5.4 128.1 350   M7.6 班达海
2006-01-03 06:13:45.0 -20.0 -178.2 540   M7.1 斐济
2004-07-25 22:35:19.0 -2.3 104.1 600   M7.3 印尼苏门答腊
2004-07-15 12:27:11.3 -17.3 -179.0 540   M7.0 汤加群岛
2002-11-17 12:53:51.2 47.4 145.6 413   M7.0 鄂霍次克海
2002-08-19 19:08:08.5 -24.2 -179.9 540   M7.0 斐济
2002-08-19 19:01:00.0 -21.9 -178.3 540   M7.5 斐济
2002-06-29 01:19:31.4 43.5 130.6 540   M7.2 吉林汪清
2000-08-06 15:27:09.0 28.7 139.8 350   M7.0 日本本州以南海中
1999-04-08 21:10:35.8 43.4 130.3 540   M7.0 吉林珲春与汪清间

 

⑧绘图数据,数据来源中国地震台网中心

1971年1月1日至1999年4月7日 1999年4月7日至2014年8月30日
t02.jpg (27665 字节) t05.jpg (27344 字节)
t03.jpg (28121 字节) t06.jpg (28078 字节)
t04.jpg (28000 字节) t07.jpg (28647 字节)

⑨同栏目   地球、科学与人类已经进入到一个特殊的关口之——地质关口(2)

⑩百度百科

⑾百度百科 格陵兰岛

   据英国《卫报》,BBC等多家外媒24日报道,美国宇航局(NASA)专家当天在官方网站发布声明承认说,美国宇航局的卫星照片显示,在2012年7月8日到12日短短的四天之内,整个格陵兰岛冰盖表层居然有97%已经融化,这样惊人的融化速度大大超出此前历史上所有的记录。此后更有长期研究格陵兰岛的冰川学家指出这“疯狂冰融”之后的另一惊人事实:就在冰盖融化之时,世界上最北端的冰川——彼得曼冰川碎裂掉落了一角,而这一碎片差不多跟美国纽约市中心曼哈顿区一样大。

2012年7月8日(左)格陵兰岛融化地区约40%,2012年7月12日(右)剧增到约97%。红色部分表示已融化。

baidugelinglan.jpg (8950 字节)

⑿选取河北京津一带作为考察点,主要是这一带在21世纪算是相对比较稳定的区域,也是曾经的活跃地震带,进入21世纪之后,有小级别地震发生。这点正好可以作为应力变化在时间上的比较点。

 

 

wyty-1.gif (268 字节)     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力,未经授权使用将追究法律责任 版权说明  © Copyright  Authors
物理科学探疑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