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科学探疑-讨论-力学纲要注解-志勰2003-11-15
wytk-11.gif (489 字节)

李晓刚先生:
您好!

关于同名数和异名数,我认为这是数学的词汇,在物理上是没有意义的。在数学上的意
义在于两个属性不同的数。而反映在物理上,则不能采用同名数和异名数来描述了。而只能采
用单位和量来描述。或者把它们划入到哲学领域中数与量或者质与量的关系。

您对于同名数和异名数如下的看法,我不能认同。

————“异名数可以相加减或相乘除”“利略就是没有这种神一般的天才——尽管他是站
在新科学前沿的第一人,依旧沿袭了“只有同名数可以相加减或相乘除”的陈习,并且忠实地
用这种定势论述近代新科学的理论——“穿旧鞋走新路”,错失了“经典物理学创始人”的最
伟大的头衔!”————


同名数只能加减而不能乘除。异名数是不能加减的。不论是从数学上还是物理上,都是如此
。比如有10盒点心,每盒点心有10块蛋糕。10盒和10块是异名数,它们之间不能加减,盒和块
之间的关系只能乘除。盒之间的数是同名数,比如5盒和20盒,它们之间的关系只能加减,不
能乘除。

在物理上,不同的量之间也未必可以乘除,比如一列火车和10架飞机,它们之间则不能采用
乘除的模式。只有相关联的量才可以采用乘除。实际上,在日常生活中,远在伽利略之前或者
更早的时候,这些问题都已经很清楚了。和牛顿是没有关系的。


我认为同名数和异名数不论是在数学上还是在物理上,都不能和物理学上的意义挂上关系。


关于您举荐的人物,“57年超导研究(库伯电子对)物理学诺贝尔奖获得者“库伯”(Coop
er)先生”因为库伯电子对而获得诺贝尔奖,这个理论完全是在量子论的思路上发展的,至于
他现在任布朗大学神经科学中心主任,并不能说明未来的物理学要成为生物物理学。这是没有
关系的。一个人对那一个行业有兴趣,完全可以进入那一个行业,而两个行业之间不能因此而
建立关系。


“我不能同意。中国的学术界是老朽界。作为北京大学物理学系的博导杨泽森的弟子之一,
尽管老先生竭力举荐,十多年过去了,在中国任何革命性的新思想也难成微气候。熟悉这段历
史的人都知道,陈景润如果不是华罗庚院长力保——中国何来陈景润?!”

过去的老皇历不能再看了,文革的时候的臭老九,现在不是人类心灵的工程师么!中国政府
现在正在大力发展科技事业,这上面不能看老皇历了。尽管二十世纪很多的中国人都想出国深
造,那么二十一世纪则会反过来,随着时间的推移会随着中国科技的振兴而来中国深造,如果
您希望对科学有开创性的贡献,那么我建议您回国,因为21世纪科学的主战场在中国,这一点
是由社会的需求所决定。不知道您是否在电视上看到过这样的新闻,中国的老百姓自己研制飞
机,并克服困难成功飞行。我想您在这上面不难理解中国科技的振兴对于人们的渴望与迫切。
这是源动力。

关于电动力学和相对论的关系,什么时候电动力学也不会是相对论的一部分,相对论没有驾
驭电与磁属性的任何结构与可能性。这一点是不用争论的。您所给与Einstein先生的名誉有点
过了,我并不认为爱因斯坦高瞻远瞩,如果高山远瞩的话,那么就不会建立相对论了。从历史
的思路上看,相对论主要来自于光速不变的试验结果,采用地方时来处理参照系统的关系并不
是爱因斯坦所创立。当时的学界也不是因为空间的属性电磁问题而从牛顿力学跨越到相对论。
爱因斯坦主要完成了牛顿力学和电磁理论如何在客观的基础上去处理的方法,就是光速不变原
理和伽利略的相对性原理(现在称之为相对论的相对性原理)。在这个问题上,爱因斯坦本人
也是朦胧的,并不能搞清楚这其中的关系,以至于他不能完成统一理论,如果他搞清楚这其中
的关系,那么它还有什么遗憾可以留给自己呢。虽然等效原理可以将狭义相对性推广到非惯性
系,完成一个描述系统,但是数学上的优美不等于物理上的优美,实际上在物理上是很蹩脚的
,如果他可以搞清楚的话,可以采用更好的办法。不但逻辑上更为简单,而且思路上更为简洁
。仅采用电磁理论和牛顿力学就可以了。那里还用得着这么麻烦,搞个时空变换系统。

关于简单和复杂的辩证关系。举个例子吧。如果你不清楚牛顿力学的话,那么你看到各种物
体在运动,高山流水,野兽奔跑,小鸟飞翔,眼花缭乱。可是你只要知道了牛顿运动三定律,
那么这些运动从因果律上进行解释,则变成很简单的事情了。

对物理世界的认识,当你知道了它的内在关系的时候,当然是从复杂到简单,难道越认识越
复杂么,那和不认识有什么区别。如果是越复杂的话,那只能说明没有找到事物对象内在的关
系。


物理学当然不是一个简单的集合,而是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构筑的系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
时候,由于解决对象的复杂性,当然允许各种规律的结合,形成一定的较为复杂的局面。但系
统的逻辑关系决不是复杂的,就像牛顿力学三定律构筑了牛顿力学系统、相对论的三个原理构
筑了相对论系统一样,在原理上都是简单的,而不是复杂的。但大多数学习者都是掌握了那些
复杂的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而很少掌握原理一样,看到的是复杂的而不是简单的。

关于伪劣产品,我想哪里都一样,林子大了,什么样的鸟没有。利欲的驱使下,不能保证每
一个地区的每一个人都会恪守规章制度一样。

波-粒两象性是哲学上的统一,或者数学上的统一,而不是物理上的统一。我的理由在上封邮
件中已经提出来了,就是波是以介质为载体的物质运动属性,不是实物。粒是物质运动的本身
。两者是矛盾的,不能统一的。关于等效原理也提出来了,梯度大的力场中,从物质的结构上
可以鉴别和区分。在上封邮件中所列出的文中有这些问题的系统看法。

“光子的速度”?我不知道您对该光子的定义为何?告诉我后,再回答好吧。”既然您都认
为光子的速度无法定义,那么这个问题还有什么意义呢!


——————“中国的物理学系缺失一门课,这就是物理哲学。它会告诉您原来每一门物理
学分支的研究对象都是有名无实的形而上学的含有特定物理意义的数学模型——本质上都是连
续统。这个连续统的物理内涵是假说性质的,都是纯粹唯心的,毫无一丝真实性,完全严格按
照柏拉图公式的。在这一点上,古代科学和近代科学毫无分别。这种物理内涵是假说性质的数
学模型不是物理学的研究工具,而是研究对象。

建议您阅读美国著名的物理学家弗兰克写的“科学哲学”,德国著名的物理学家海森堡“部
分和整体”。——————


恐怕物理哲学不仅仅是中国物理学系所没有的,国外的也是同样的吧。不过您对物理哲学的
看法我并不认为正确。如果物理哲学是“它会告诉您原来每一门物理学分支的研究对象都是有
名无实的形而上学的含有特定物理意义的数学模型——本质上都是连续统。这个连续统的物理
内涵是假说性质的,都是纯粹唯心的,毫无一丝真实性,完全严格按照柏拉图公式的。在这一
点上,古代科学和近代科学毫无分别。这种物理内涵是假说性质的数学模型不是物理学的研究
工具,而是研究对象。”,那么,物理科学还叫做物理科学么?在这个问题上,您是不是有点
走向极端了?


致礼

志勰

发送时间: 2003-11-15

wyty-1.gif (268 字节)     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力,未经授权使用将追究法律责任 版权说明  © Copyright  Authors
物理科学探疑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