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科学探疑-讨论-关于同名数和异名数的讨论-李晓刚2003-12-05
志勰,您好!
我只是极其简要地回顾了同名数和异名数运算的历史。您竟然得出如此的总结,令人深感遗憾!
“异名数可以相乘除”,
使得牛顿冒天下之大不韪第一个教会了人类如何认识、理解和测量“运动”,他把运动的定义为:位移(长度物理量)除时段(时间物理量),即v=Δs/Δt;在牛顿以前没有人敢如此理解和测量运动。同样是牛顿,破天荒地惊世骇俗地把人们常识语言中的力定义为:动量除时间,即f=Δp/Δt。这是“异名数之间相除——不同量纲物理量之间相除”的光辉典范。
正是牛顿开天辟地地把动量定义为:质量和速度的乘积,即动量p=mv,人类才第一次真正终于弄明白了笛卡尔所谓的“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17世纪的冲床的冲力正是有了牛顿,人们才从他那里学会了冲力原来是由冲量——力和作用时间的乘积才能正确描述,即I=ft;顺便多说一句,I=ft
比牛顿第二定律 f=p/t
的适用范围更广。知道为什么吗?人们所熟知的“重量”,乃是牛顿第一个教会人类应该用质量乘引力加速度来度量,即W=mg。
这是“异名数之间相乘——不同量纲物理量之间相乘”的历史典范。
牛顿那个年代,人们还不能区分动量和活力(现在称动能)的深刻差别,常常是混为一谈。乃是牛顿第一个从物理学的角度,把它定义为“动量的平方的一半”,即
E=1/2mv^2。“这是“同名数之间相乘——同量纲物理量之间相乘”的伟大典范。
你对我的建议“看来真的建议您看看数学哲学物理哲学了。”,令我感到难堪——因为尤其是对一个已经研究东西方“哲学思想史”“数学思想史”“物理学思想史”长达20余年的人来说,何况十几年前我就教授过这些课程。
至于您说“比如您文中提到“虚光子”、“虚光波”、“虚光子速度”...
等等,只具有数学的意义,而不具有物理的意义。”
也令人遗憾不已!因为我想任何一个熟悉二十世纪的量子场论常识的物理学系大四的学生都会对您的如此高论不敢苟同。
我只能说:后生令人可畏!后生令人失望!也许只是对我们大陆的部分后生而言。话虽如此,我乃依然坚信,我们百年后的中国大陆或许“病树前头万木春”,生命如此短暂,时常困惑我的是“这头西人所说的东方睡狮何时才能醒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发送时间:2003-12-05
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力,未经授权使用将追究法律责任
版权说明 © Copyright Authors
物理科学探疑